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27日
锚定本地基本面:
精准施策推动焦作楼市健康发展
□秦 秦
近期,京沪深等特大、大型城市结合自身市场特点,密集出台包括松绑限购、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在内的调控政策,对当地房地产市场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焦作楼市保持平稳波动态势,部分区域呈现分化特征。这引发了社会对“焦作是否需要复制大城市‘立竿见影’式刺激政策”的讨论。事实上,城市能级差异与市场基本面决定了焦作楼市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走差异化调控之路。
特大、大型城市的调控政策之所以能较快见效,核心在于其雄厚的市场基础。这类城市集聚了全国优质的产业、教育与医疗资源,人口持续流入形成刚性需求储备,政策调整能够快速激活积压的改善型需求。
焦作房地产市场逻辑与特大城市存在本质区别。从市场基本面看,三线、四线城市2024年年底新房去化周期达30.6个月,我市同样面临库存消化压力;从价格结构看,当地二手房单价集中在中低区间,平均总价远低于一线城市,盲目照搬大城市“放量刺激”模式,既难以形成有效拉动效应,还可能导致需求透支,加剧后续库存压力,不符合“房住不炒”的定位要求。
供需错配是当前核心矛盾。焦作楼市的核心问题并非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与“真实需求”的结构性错配。数据显示,我市不同区域房价因配套成熟度差异呈现分化态势,部分刚需群体面临“价格合适则配套不足、配套完善则超出预算”的困境。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补贴等短期刺激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唯有精准匹配供需才能实现市场长效稳定。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市需立足自身实际,聚焦结构优化,实施精准施策。
存量盘活与供给优化双向发力。依托国家政策支持,积极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储闲置土地,对去化压力较大的区域合理控制新增供地规模。同时聚焦山阳区等成熟板块,定向支持适配刚需的小户型住宅开发,避免高端项目过度供应,推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精准匹配。
政策红利向真实需求精准倾斜。延续并优化现有政策效能,结合商贷利率降至3.3%、公积金利率降至2.85%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将首套房信贷优惠、多孩家庭购房补贴等政策与“交房即交证”、教育医疗配套保障等民生服务相结合,针对新婚、育儿及新市民等核心刚需群体推出“政策礼包”,以有限的财政资源撬动真实居住需求释放。
产业赋能筑牢市场长远根基。楼市稳定的根本支撑在于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焦作应深化“产业园区+人才住房”联动模式,依托产业升级吸引年轻人回流,通过“产业聚人—人口置业—市场活跃”的良性循环,让楼市真正摆脱对短期政策刺激的依赖。
房地产调控没有万能公式,必须始终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焦作楼市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立足本地实际,以存量优化破解供给错配,以精准政策激活真实需求,以产业升级夯实市场根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共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豫ICP备14012713号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127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