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27日

让药品价格在阳光下运行,是守护更是责任

□木 子

10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开展定点零售药店“阴阳价格”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药店对医保、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歧视性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

(据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日前下发的《通知》强调,各地医保部门要加强对定点药店药品价格管理,将“阴阳价格”行为纳入重点监控事项,组织自查自纠,主动筛查重点品种问题线索,动员社会监督力量,严肃核查处置“阴阳价格”问题。笔者认为,唯有如此,方能守护好百姓的“药箱子”。而让药品价格在阳光下运行,既是守护也是责任,这才能看好民众的每一分“看病钱”。

所谓“阴阳价格”,是指同一药品在销售中对参保患者与非参保人员实行差别定价,其中医保患者往往需要支付更高费用。其行为不仅侵害了个人权益、威胁到了医保基金的安全,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损害了医保制度的公信力。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主动筛查重点品种问题线索,充分动员社会监督力量。一系列举措,让存在“阴阳价格”不法行为的药店有了忌惮之心的同时,也让医保部门主动作为——加强数据筛查和现场核查、加强定点药店协议管理等严肃核查处置“阴阳价格”问题的举措,让我们看到医保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的担当。这不是主动揽责,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老百姓的“看病钱”。更难能可贵的是,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联动,强化现场检查和举报核查,把老百姓“药箱子”放在首位的为民态度,更值得其他部门效仿与深思。毕竟,持续为参保群众营造透明、公平的购药环境,是“为民至上”的生动注脚。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价格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牵动民生冷暖。与此同时,持续用好药品比价小程序,定期开展药价风险品种核查处置,引导定点药店规范数据上传,提醒参保人员关注价格信息……一系列常态化监测治理工作,在切实履行医疗保障部门药价管理职责的同时,以一种更长远的目标、更尽责的守护,确保药品价格在阳光下运行。这样,老百姓才是最终的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