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27日

民生“小确幸”,标注发展温度

□识途马

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6平方米,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3.6%,新增中小学学位3.48万个……“十四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幸福,以十大重点民生项目、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为引领,每年集中办好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有温度、让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更加可感可及。

(据《焦作晚报》)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多了,孩子上学更方便了,养老托育的选择更丰富了……一组组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连着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一串串成果的罗列,透出了一种值得肯定的工作理念与方法,就是将民生关切转化为一件件可落地、可感知的具体实事。

过往的经验表明,民生工作千头万绪,最怕“撒胡椒面”,出力不讨好。而我市从“新增中小学学位3.48万个”缓解“入学难”,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3.6%”减轻家庭负担;从“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大幅提升”应对老龄化,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6平方米”满足健身需求,无一不是瞄准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靶心。我市用事实证明,民生投入不仅要看“有没有”,更要看“好不好”“准不准”。把钱和力气用在刀刃上,用在群众心坎上,这样的投入才最高效,也最能赢得民心。

毋庸置疑,民生改善不是喊口号,而是看行动,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中。苏蔺体育公园的建成投用,让市民多了个锻炼休闲的好去处;城市书房和流通点,让书香飘散在街头巷尾;“四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组建,让优质医疗资源离百姓更近一步。这些变化可感可及,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变成了市民身边具体的“小确幸”。不务虚功、力求实效,这种作风就是推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关键所在。

事实告诉我们,推进民生改善的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自然会水涨船高。这就意味着,聚焦实事、务求实效的工作方法需要长期坚持,并且要不断创新和深化。如何让普惠性幼儿园的“质”与“量”同步提升?如何让扩容的医疗资源服务更贴心?如何让体育设施不仅“建好”,更能“用好”?这些都是需要持续发力的方向,坚信我们能交出更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