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14日

“姚妈妈”的微信朋友圈

本报记者 朱颖江

10月1日,年过花甲的姚惠辉推着车胎没气的电动自行车徒步走了3公里后,遇到一位卖香蕉的小伙子,小伙子见状拿出打气筒帮忙给瘪掉的车胎打气,并指引姚惠辉到最近的修车店补车胎。

姚惠辉很是感激,称可以购买一些香蕉表示感谢,但被小伙子拒绝了。回到家,姚惠辉将自己的经历发到了微信朋友圈,称赞小伙子的无私帮助,分享自己被帮助时感受到的温暖。

姚惠辉是谁?记者为何关注她的微信朋友圈?

姚惠辉是一名退休的军医,几十年如一日帮助他人,是本报一直关注并报道的先进人物。她是父亲病床前的孝女,是老兵心里的“兵闺女”,是困难孩子的“解放军妈妈”,也是同事、患者口中的“姚姑姑”。姚惠辉先后获得“河南好人”“焦作市三八红旗手”“焦作市身边的榜样”“焦作市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焦作市优秀医师”“焦作市拥政爱民先进个人”“河南省拥政爱民模范”等荣誉。姚惠辉退休后不忘党员本色,时刻用行动去帮助他人。

姚惠辉的微信朋友圈没有精致的旅行打卡,没有华丽的生活炫耀,却像一汪温暖的清泉,流淌着对陌生人的体谅、对弱者的帮扶、对生命的热忱,是弘扬正气的“舆论场”。

记者翻看姚惠辉的微信朋友圈,她记录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9月15日12时,她购买了几位老年菜农的蔬菜,还多给了点钱,卖白菜的大叔握着多给的3元钱直说“遇见了好人”。但在姚惠辉看来,这点举手之劳,不过是让辛苦的人能早点回家,能带着收获的喜悦度过这一天。

姚惠辉的微信朋友圈,大大方方地传播最珍贵的善良。几天前,她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路上的螺丝钉如果不捡起来,就会把车胎扎了。”她手拿着小小的螺丝钉,身体力行地消除道路上的安全隐患。

除了对陌生人的善意,在姚惠辉的微信朋友圈里,还有对老英雄的牵挂、对健康的宣传、对生活的热爱。七一建党节时,她去看望97岁的抗美援朝老英雄沈鸿年;体检时,她收获了医院同事的热情迎接;她还会分享自己夏天晒太阳的小经验,提醒大家“适当晒太阳,不晒会缺钙导致骨质疏松”,用自己的生活智慧传递健康理念。

“姚妈妈”的微信朋友圈,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用一件又一件小事,点亮了他人的生活,也让更多人相信,温暖从未缺席,善意一直在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