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30日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到来之际,记者探访我市古树——
临街楼为老皂荚树“让道”15米
本报记者 李晓军
我市老城区繁华地段解放中路远大北苑小区南门外,一排临街楼房在建设时后退了15米,只为一棵老皂荚树“让道”。
9月28日,在“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到来之际,记者实地探访这棵老皂荚树,了解其背后鲜为人知的保护故事。
实地探访——
老皂荚树成街头一景
在解放中路远大北苑小区南门,一棵占据商业空间“C位”的老皂荚树,与繁华街市形成鲜明的动静对比,成为闹市中一道绿色风景线。
走近观察,树身上悬挂的“古树名木”标识牌显示,这棵皂荚树种植于1895年,为国家三级保护树木。
虽然树龄已有130年,但它依然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据测量,它高20多米,胸径约3米,冠幅达120平方米。
“听老人们讲,它原本是生长在村落里的一棵普通皂荚树。没想到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周围环境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它却自始至终都生长在这里。”山阳区东方红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陈浩说,这棵老皂荚树见证城市变迁、寄托乡愁记忆。
近几十年来,不论是市委、市政府在此办公,还是解放路的改扩建,历代焦作人始终保护着这棵老树。
这棵百年老皂荚树持续惠及周围百姓,夏天为周围群众提供纳凉之地,秋冬季结出的皂荚仍被一些老年人作为天然的洗涤用品使用。
保护故事——
临街楼为老皂荚树“让道”
以北苑小区的南门为界,西侧临街楼房紧邻解放路,东侧临街房专门为这棵老皂荚树“让”出了一大块生存空间。
“为了保护这棵古树,北苑小区南门东侧临街房因此后退了15米。”负责南北苑小区物业管理的金地物业公司党支部书记汤太章说。
2009年,在南北苑小区规划建设中,这棵老皂荚树成了“拦路虎”。是将老树“搬家”,还是为老树“让道”?
“后退15米,没有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但是,这样既保护了古树名木,又增加了绿化面积,还增添了生态景观,一举多得。”汤太章说。
后来,围绕这棵皂荚树,开发商又专门建设一个直径约5米的花坛。远处看,这棵老皂荚树犹如大型盆景。
该小区业主对保护这棵古树也十分支持。“城市里不能只有钢筋水泥做成的楼房,应该多保留这些‘绿色文物’,让城市有品位、有品质。”该小区居民张先生说。
爱心延续——
常态化保护老皂荚树
多年来,在市园林绿化中心、辖区政府部门的指导下,金地物业公司围绕这棵古树的保护工作不仅确定了责任人,还建立了常态化的保护机制。
日常检查养护。发现有断枝、枯枝及时进行处理,大的枯枝、断枝及时报告给市园林绿化中心进行专业处理。
定期施肥灌溉。“平均两个月浇水一次,从楼上接下来一个水管,一次浇水8个小时至10个小时。”汤太章说,他们还买来肥料,对皂荚树下的土壤进行施肥。
防治病虫危害。市园林绿化中心专家多次现场指导,喷洒药物治疗皂荚幽木虱等病。
小区物业人员在日常巡视中,发现有人采用非常规手段摘取皂荚时,会及时进行劝阻。每年皂荚成熟落地,该物业公司收集起来放到门岗,增送给业主和过往群众。
“今后我们将及时向市园林部门反馈树木生长情况,进一步做好科学养护与管理工作。”汤太章说。
上图 位于解放中路旁的的老皂荚树。
本报记者 李晓军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