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29日

人间清欢

□薛凯敏

清晨6时,巷口包子铺飘出的热气总是那么诱人。蒸笼掀开的瞬间,葱花与肉馅儿的香气牵引着人们的嗅觉,老板娘麻利地用竹夹夹起包子,笑着递给坐在小桌前的老人:“张叔,今天多给您加了勺醋,知道您爱吃这口。”老人接过醋碟,连声道谢。这样的清晨,没有山珍海味的奢华,却有着最质朴的烟火气息。平民百姓的满足,往往就藏在这一口热乎饭、一句家常话里。

身患小儿麻痹的强,守着他那辆刷着蓝漆的旧推车,已经在工厂对面工作了40多年,那分坚守比任何一个工人都显得忠诚。他的工具箱里,螺丝刀、胶水、针线盒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样工具都被岁月打磨得锃光瓦亮。送来修理的鞋,他总会先仔细打量一下,再用软布擦拭干净,然后才一针一线缝补。有人问他,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活计,会不会觉得枯燥?强摆摆手,指着修好的鞋子说:“靠手艺吃饭,日子过得安稳,其乐无穷。”一个人对生活的满足,是在一锤一钉、一针一线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曾对“清欢”有过深刻注解。苏轼在《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写道:“人间有味是清欢。”那时的他正历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生活清贫,却能在细雨斜风、淡烟疏柳中,品出清茶、野菜的别样滋味。在他看来,清欢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内心的丰盈,是在平淡生活中寻得的一分悠然与自在。林清玄也曾说:“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那便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他笔下的清欢,是夏日里的一杯冰镇的绿豆汤,是冬日里围炉读到的一本好书,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守住内心的那分纯粹与宁静。

我对平淡生活的认识,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逐渐清晰的。曾经的我,总向往着远方的繁华,渴望着波澜壮阔的人生,觉得平淡的日子太过乏味。直到有一次,因工作繁忙,连续加班几天后我身心俱疲。那天下班,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推开家门,厨房里飘来的阵阵香味让我精神一振,妻子笑着说:“今天特意给你炖了碗汤,补补。”坐在桌前,喝着香喷喷的排骨汤,听妻子说着家常,那一刻,所有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此刻,我突然明白,平淡生活并非乏味,它就像一杯温开水,看似平淡无奇,却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最温暖的慰藉。

如今的我学会了在平淡中寻找乐趣。早晨,到户外骑行一圈,拍几段视频,剪辑几段快乐;傍晚,出去散步,看夕阳西下,听鸟儿归巢,感受微风拂面的温柔。这时你会发现,当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时,平淡的日子里处处有惊喜。楼下的月季花粉的、红的、黄的,娇艳欲滴;邻居家的小孩在院子里嬉笑打闹,笑声银铃般悦耳;甚至路边的一棵老树,在秋雨中落下的几片叶子,也别具韵味。

人间清欢,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它就藏在平民百姓的柴米油盐里,藏在匠人的专注坚守里,藏在文人墨客的智慧感悟里,更藏在我们每个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与珍惜里。当我们学会在平淡中寻得快乐,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就会明白,人间最珍贵的,莫过于这分简单而纯粹的清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