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22日
太极大赛以武会友 传承文化青春勃发
第十二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亮点纷呈
本报记者 赵改玲
①
②
第十二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缓缓落下帷幕。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不仅是我市一场高水平的体育盛会,更是我市乃至我省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载体。
第十二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进行太极拳大赛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比赛、太极拳推手比赛、太极精英赛和太极拳名家互动交流等活动,赛事活动以打造“跟着赛事游焦作”特色品牌为核心,推动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赛节融合,赛在节中”的浓厚氛围。
回顾本届赛事,亮点纷呈。
年龄全覆盖。大赛设A、B、C、D、E共5个组别,最小年龄包含至11岁以下,最大年龄组包含至60岁以上。太极推手按体重分级,分为9个公斤级,增强比赛公平性。
记者在比赛现场发现,少儿选手人数众多,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赛场上落落大方,挥洒自如。一名来自哈尔滨的小选手说,专门来焦作参加比赛,就是想好好学习太极拳。据悉,本次少儿选手比赛年龄最小的仅3岁,11岁以下组参赛人数有540余人,太极拳不乏后继有人。
青年人是比赛主力军。很多人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运动,但这次比赛,参赛选手中有很多是青春面孔。他们多数长期练太极拳,并在比赛中淋漓尽致展现了太极拳的酷和飒,让太极拳有了时尚化的表达。“当今的太极拳,呈现年轻化、时尚化的特点,我们在大学里都会去选修太极拳,不仅增强体质,也是用中华传统文化修养身心的一种方式。”来自广州的一名青年选手告诉记者。
外国参赛选手也呈现年轻化态势。太极拳是中国献给全世界的礼物,这次比赛,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选手参赛,有的学习太极拳15年以上,少的也有7个月,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热爱太极拳,并且年龄层呈年轻化。“来焦作参赛,看到这么多太极高手,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来自塞浦路斯的参赛选手乔治娅·阿扎说。
呈现“人人练太极”的盛况。作为太极圣地,我市始终以赛事为引领夯实群众体育根基。本届大赛创新将个人比赛成绩纳入武术段位(1~6段)考评体系,既能提升赛事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又能吸引全球太极拳爱好者参与,壮大群众习练队伍。同时以大赛为契机,推动太极拳“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向纵深发展,让“人人练太极”成为焦作乃至河南全民健身的鲜明标识,为体育建设筑牢群众基础。
持续提升中国功夫IP的国际影响力。太极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刚柔并济的武术瑰宝,更蕴含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本届大赛在体育属性之外,更着力打造了文化传播窗口:通过精心组织赛事活动激活古老拳种的时代生命力,借助技艺切磋与武学理念交流,推动太极拳“技艺传承”与“文化输出”并行,持续提升中国功夫IP的国际影响力。
助推“文、体、旅”融合发展。本届大赛深度联动陈家沟、云台山等景区资源,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线路,拉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实现赛事流量向文旅消费增量的转化。同时,培育太极文创、康养培训等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
搭建对外开放桥梁。大赛吸引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搭建起跨国界文化交流平台。这既是我市展示开放包容形象的重要窗口,又是以“太极”为纽带促进文明互鉴,服务“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让世界通过太极拳这一载体爱上焦作、眷恋怀川。
据悉,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先后获得“首届中原经济区(河南)100名片”“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卓越节事奖”等荣誉称号,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太极拳赛事,也是目前国际公认度很高的太极拳赛事,在推广普及太极拳、弘扬太极拳文化、提升城市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图① 本地产品借助“一赛一节”体育展览会平台进行宣传营销。
图② 游客在体育展览会上选购太极服饰。
本报记者 吉亚南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