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01日

金山·东方花园

在双层天地间收藏生活的万种风情

本报记者 陶 静

家,从来不是简单的居所,而是承载生命故事的容器。当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家”的期待也愈发深沉——它既要装下柴米油盐的琐碎,也要容得下诗与远方的浪漫;既要满足三代同堂的温情,也要保留独处沉思的静谧。金山·东方花园的复式洋房,便以建筑为笔,以空间为墨,将这种期待写成了现实,让每一种生活想象都在此落地生根。

双层格局,是空间的智慧,更是生活的哲学

平层的单调,总在不经意间让生活陷入“平面化”的困局:父母的电视声、孩子的嬉闹声、朋友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之余,难免少了一分从容。而金山·东方花园的复式洋房,却以“上下两层”的灵动设计,破解了这一难题。建筑面积约298平方米的墅境尺度,不是数字的堆砌,而是对生活场景的深度考量——在这里,空间不再是“一整块”的存在,而是被赋予了层次与节奏。

一层是烟火气的主场。清晨的阳光穿过南北通透的窗棂,洒在宽阔的客厅里,父母早已在沙发上摆好了棋局,孩子抱着绘本趴在地毯上,妻子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喊大家吃早餐。二层则是心灵的自留地。拾级而上,脚步不自觉地放轻,大面积的主卧带着独立卫浴,清晨不必和家人抢洗手间;隔壁的房间可以改成书房,书架从地面顶到天花板,书桌对着露台的方向,写累了就推开窗,让风带着草木的气息进来;露台更是宝藏之地,摆一张藤椅、一张小桌,白天晒晒太阳、喝喝茶,晚上拿条毯子躺下来,看月亮从树影里慢慢挪出来。

功能百变,让空间跟着生活的需求生长

好的房子,应该像水一样,能根据容器的形状改变自己的形态。金山·东方花园的复式洋房最动人的地方,便是这种“可塑性”——楼上二层的空间,从来不是固定的“房间”,而是可以随家庭需求自由生长的“弹性地带”,让生活的N种可能都能在这里实现。

对于爱社交的家庭来说,这里可以是“私家会客厅”。周末约上三五好友,从玄关换鞋时就开始聊天,走到二楼坐下,泡上一壶老茶,话题从工作聊到旅行,从孩子聊到爱好,声音被厚实的墙壁和柔软的地毯吸收,不会吵到楼下休息的父母。茶过三巡,有人提议去露台透透气,于是搬着小凳子到露台上,看着远处的楼群和近处的树,风里带着花香,话题也变得更轻松——这样的聚会,没有餐厅的拘谨,多了几分家的自在。

对于重视家庭时光的人来说,这里可以是“家庭娱乐中心”。装上投影仪和环绕立体声音响,拉上遮光帘,就成了“私人影音室”。周末的晚上,全家人窝在沙发里,孩子抱着爆米花,父母靠在抱枕上,一起看一部经典的老电影,这样的时光,比在电影院里更温暖。如果家里有老人爱喝茶,年轻人爱健身,还可以把空间一分为二,一半改成“品茗室”,另一半铺上瑜伽垫,放上跑步机和哑铃,年轻人可以在这里挥汗如雨,老人也能跟着视频练太极。一家人各有所乐,却又在同一个空间里,彼此看得见、听得见,这便是最踏实的幸福。

林语堂说:“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金山·东方花园的复式洋房,便是这样的建筑。它用双层的格局,让自然的光影、草木的气息渗透进每一个角落,让艺术的审美藏在每一处细节里;它用灵动的功能,让生活不必被“应该怎样”束缚,而是可以“想要怎样就怎样”;它用高得房率,让居住得舒适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

图①② 金山·东方花园小区实景。 筱 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