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5日
老旧楼院里的志愿者服务队
本报记者 梁智玲
近段时间以来,解放区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华园小区成立的“帮帮忙志愿服务队”火了。为啥火?“帮帮忙志愿服务队”的成立初衷是让身边人服务身边事,志愿者来自小区居民,服务对象也是小区居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居民的生活更加和谐了。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5%的老旧楼院里,志愿者服务队让老年人更有幸福感、获得感了。
8月13日早上,花园街社区第三网格党支部书记王克玺像往常一样,在小区里义务巡逻,顺便疏导小区停车问题。“已经习惯了,这些事对俺小区的志愿者来说,就是举手之劳,没啥。”他说。
王克玺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今年57岁的他在华园小区生活了20年,积累了很多“老年粉丝”。最近几年,他看着身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服务老年人的想法便愈加强烈,逐渐成为“帮帮忙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核心成员。
华园小区一共18栋楼,1000多户,常住人口近3000人。早些年,该小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道路坑洼、积水严重、垃圾乱堆乱放,是出了名的环境脏乱差小区。这两年,该小区从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实施了老旧小区提质改造、配套设施完善等民生工程,新规划了停车位、安装了充电桩、加盖了休息亭、硬化了路面……该小区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居民十分满意。
改善了环境,如何让居民生活得更舒心、顺心?王克玺和花园街社区另外两名网格党支部书记一起,把服务“一老一小”当成重点,在小区里召集志愿者,先后组织成立了爱心车队、技术服务队等队伍,互帮互助,让居民生活得更有底气。
先说说爱心车队。2023年爱心车队成立时,王克玺自告奋勇当上了队长,车队里一共有5辆车,他们在小区门口专门制作了宣传栏,登记了姓名和电话号码,24小时随叫随到服务小区居民。“高考期间接送考生,平时只要居民有需求,我们就义务提供服务。”王克玺说。爱心车队成立以来,王克玺遇到过好几次送老人就医的情况,看到老人平安,他才安心。
再说说技术服务队。居家过日子,家里的水路、电路难免会出现问题,老旧楼院没有物业管理,小区也面临着绿化带修剪不专业、车辆停放不规范等问题,这些不算大的事情,却很容易给居民生活带来困扰。怎么办?华园小区充分发挥居民特长,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技术服务队。“简单来说,就是让身边人服务身边事。”王克玺说,比如,擅长电路的义务帮老人修灯,擅长维修管道的免费帮老人疏通下水道,还有擅长种花的为居民讲解花卉知识等。
华园小区大门口左侧,专门设置了“共享花圃”,整齐摆放的几十盆花都来自居民家中。每年,该小区里精通园艺技术的志愿者要组织大家开展“种花小能手”评比,共同养好花、美化好环境。“正是因为有了像王克玺这样的热心人,小区更像个和谐的大家庭,生活也顺心了很多。”8月13日,记者在采访时,听见不少居民夸奖王克玺。
为华园小区做了这么多好事,王克玺仍然不满足。最近,他正计划着把小区的文艺活动搞起来,让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其实,最近两年,他多次组织红色游览活动,还在小区里组织包粽子、猜灯谜、消夏晚会等集体活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小区里,经常有一些老年人追着他问:“小区里啥时候还有集体活动?我们都等你通知了,在家里也挺闷得慌。”
老年人的期盼,让王克玺感觉压力更大了。他说:“在服务居民的过程中,老年人是服务的重点对象。如今,物质生活日渐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想方设法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与社会建立链接,是值得认真考虑的课题。”
■记者手记
身边人最能做好身边事
□梁智玲
暖心服务,点滴入微。身边人最了解身边事,身边人最熟悉身边事,让身边人服务身边事,让身边事感动身边人,不失为破解基层治理的一个好办法。
王克玺是热心人,是小区居民的身边人,也是服务身边事的带头人。他能从小区实际出发,感知身边的老人盼望啥,身边的居民能干啥,搭建好桥梁,形成“需求—服务”闭环,精准为大家解决难题。
在老龄化程度日渐加剧的今天,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安、老有所乐?不妨以居民小区为固定单元,通过整合各类养老资源,建立党建引领、邻里互助的养老互助会,统筹志愿者、周边能人等多方力量,通过列出清单、定期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方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完善运行机制,扩大资源和需求覆盖面,创新多元化养老方式,服务更多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