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5日
不一样的《论语》
主讲人:李乐观
扫描二维码
收听《论语》
精彩解读
【原文】
升车,必正立,执绥(1)。车中,不内顾(2),不疾言(3),不亲指(4)。
【译文】
乘坐马车时,一定要立身端正,拉着索带上车。在车中,不四处张望,不高声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
【解析】
本章夫子谈论乘车之礼。
(1)绥,登车时用作拉手的索带。
(2)不内顾,东汉的郑玄解释为“不回头看”,多数学者也持这样的观点。其实“不内顾”合理的解释是不在车内左顾右盼。
(3)不疾言,不大声快速地说话。
(4)不亲指,不要伸手到处指点。
古代的车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多人共乘的现象十分普遍。本章谈及的乘车礼仪,历代学者多从安全的角度来进行考量。皇侃在《论语义疏》中曰:“升车时,则正立而执绥以上,所以为安也。”先端正地站立,然后拉着扶手上车,这样不会在登车时因站立不稳而摔倒。也有学者提出,日用人伦应遵从于礼的规范。范祖禹就认为:“盖君子庄敬无所不在,升车则见于此也。”意思是乘车之礼既然是礼的一种表现,那么对礼的诚敬态度就应该随时随地,而这种公德意识正是夫子表达的根本所在。
车中的“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都表示与人乘车时要充分尊重对方,多为他人着想,不让他人因为自己的不当言行而感觉不适。这种礼仪所带来的公德意识,直到今天还有其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其中,“不内顾”就是“非礼勿视”,“不疾言”就是“非礼勿言”,“不亲指”就是“非礼勿动”。
(第253期)
链接:
焦作日报
豫ICP备14012713号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12713号-1
◎
《焦作晚报》焦作晚报社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智森芯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