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4日
日均读者接待量5000人次
这个暑假市图书馆格外“热”
本报记者 赵改玲
“日均读者接待量5000人次,深夜22时的阅览室依然灯火通明,坐满了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这不是一线城市的网红书店,而是市图书馆暑假期间的日常写照。
这个暑假,市图书馆格外“热”。对于市民来说,文化追求已经成为精神需要,家长们纷纷选择让图书馆成为孩子们首选的“度假胜地”。
8月13日7时左右,市图书馆门前已经出现非常有趣的“书包排队”阵势。而书包的主人都在该馆门前的树荫下或默默读书,或大声朗读,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知道图书馆8时30分开门,我特意来早一点,一来早上凉快,二来大家都在门外看书,特别有读书的氛围。”焦作一中高二学生小刘说,他提前过来主要是相中了这里的阅读氛围。
快开门时,大家都归队排起了长龙。经过安检,大家纷纷寻找一处安静的角落看书、学习。虽然入口屏幕上显示进馆1500人次,但现场非常有秩序。记者看到,来该馆读书、学习的以学生为主。市民张丽说,暑假带两个孩子来图书馆读书,让他们感受一下阅读氛围。
记者从市图书馆获悉,7月1日至8月7日,该馆接待读者17.6万余人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202场次,受益群众18.4万余人次。
为破解“一座难求”局面,近几年,市图书馆将一楼相对闲置的体验区改造成多功能自修室及活动空间,将六楼电子阅览室改造为自修室,仅这两项便增加阅览坐席150个;同时,巧妙利用二楼、五楼走廊空间,嵌入30个阅览坐席。今年还将在少儿借阅室增设48个阅览坐席,在多个阅览室灵活摆放布墩子、塑料凳来缓解“一座难求”的问题,切实回应公众对优质学习空间的呼声。
在空间转换利用上,该馆还将一楼自修区、五楼综合活动室、六楼培训室实行昼夜功能切换模式,白天作为老年书画培训基地,夜间化身职工夜校课堂和自修室。
全面取消借阅押金门槛,实现社保卡直接借阅图书。1月1日,市图书馆在全省率先推出社保卡借阅服务,市民持实体或电子社保卡即可在该馆进行免押金借阅图书,开启了社保卡、身份证、读者证一卡通用模式。
学习、纳凉两不误,快抓住暑假小尾巴,来市图书馆打卡吧。
上图 市民在市图书馆内读书。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