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4日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小说《宝水》
乔叶带我们找寻故乡
本报讯(记者赵改玲)8月13日出版的《光明日报》文艺评论周刊头版《文学在日常经验之上寻求超越》,关注以焦作故乡为蓝本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宝水》,并配有《宝水》作品封面照片。
文章中说,当下文学书写正在发生的乡村日常经验,为山乡巨变存证。书写个体与大自然互动过程中的经验,是传统乡村日常经验展示的重要面向,因为传统农耕文明展现了个体与大自然直接而深刻的关联。当下文学也展示这种日常经验,只是在传统基础上多了新的因素。比如乔叶的长篇小说《宝水》,不再局限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日常劳动经验,而是在个体与土地互动的过程中,为传统乡村劳动经验赋予现代性,指向的是基于乡村日常劳动经验之上的新趋向。任何日常经验都是从日常生活出发。这样鲜活的、正在发生的宝水村日常经验,映衬着乡村振兴这一社会实践。
7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副刊《文学与故乡》中也介绍了《宝水》。文章中说:前几天,借暑假之机,和几个学生一起去了离郑州约一个半小时车程的一斗水村。那是南太行深处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示范村。河南籍作家乔叶曾在那里“泡村”,并写出了后来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宝水》。我们走马观花,未及深研,但仍能窥见新农村和旧农村之不同。城乡一体化、生态旅游,给大山里的故乡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乔叶的小说一扫乡村写作的伤怀之气,她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积极的、努力的改变。作家抓住这一改变,带我们找寻故乡。
《宝水》系焦作籍作家乔叶的作品,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该书以修武一斗水、大南坡为原型。乔叶通过“跑村”“泡村”,最终完成这部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