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29日
“三项清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三 木
基层治理难在哪儿?难在摸不清群众的实际需求,难在资源零散、缺乏牵头统筹,难在服务落地“最后一公里”卡壳。今年年初以来,解放区创新推行“三项清单”工作法,将这些症结逐个击破——用“需求清单”听民声,用“资源清单”聚合力,用“服务清单”办实事,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彰显基层治理温度。
“需求清单”,让群众呼声“一键直达”。入户走访、扫码反馈、微信群聊天……解放区盯着“一老一少一新一青壮”这些重点群体,用他们熟悉的方式收集诉求,把养老、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列成“需求清单”,每月还在公示栏公布进度。这就像给社区服务装了个“导航仪”,群众知道“我的事有人管”,社区也清楚“该往哪儿使劲”。34个社区梳理出306项需求,大到就业就医,小到邻里纠纷,社区工作者把桩桩件件都记在心上,真正把群众当“自家人”。
“资源清单”,让基层治理“握指成拳”。辖区单位、商户、志愿者、社工……这些原本零散的力量,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统筹下,便能拧成一股绳。这份“资源清单”,犹如给基层治理添了台“发动机”。社区出场地,企业捐物资,社工搞专业服务,志愿者跑前跑后……基层治理告别了“单打独斗”,让每个人都成为参与者。1056个社会资源、510项共享项目的背后,便是“大家的事大家办”的真实写照。
“服务清单”,让民生服务“落地有声”。306项服务清单,每一项都精准对接群众的“急难愁盼”,让事情办一件成一件。这份清单就像精准的“施工表”,让每件事都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285项诉求的办结,更是说明这项服务不是喊口号,而是真真切切落到了实处。
如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解放区的“三项清单”工作法给出了答案——用制度把“听民声、聚合力、办实事”串成线,让群众需求被重视、社会资源不浪费、民生服务能落地。期待这样的做法能持续深化,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度,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