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4日
投诉暴露“潜规则” 晚报教您选驾校
本报讯(记者朱颖江 实习生王云鲲、申贝妮)7月11日,“晚报记者陪您考驾照”活动记者接连接到市民投诉,从口头承诺不算数到二次收费,从服务缺失到换负责人不认账,这些问题不仅让学员徒增烦恼,更损害了学员的合法权益。在此,记者结合大家关注的问题,为您梳理报名驾校的“避坑”要点,提醒市民谨慎选择,依法维权。
市民刘先生的遭遇颇具代表性。他在一家驾校为孩子报名学车,工作人员口头承诺1500元包含全部培训费用,可临近科目二考试时,驾校却要求额外交费。更令人无奈的是,这位作出承诺的工作人员仅是教练员,其口头约定在驾校层面根本不被认可。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市民洪先生身上。去年暑假给孩子报名时,驾校承诺的培训周期和费用标准,在换了负责人后全部作废,要求补交费用才能继续培训。这两位市民的经历共同指向一个问题:口头承诺如同空头支票,一旦发生纠纷,学员往往拿不出有效证据维权。
市民田女士的烦心事,反映出部分驾校服务缺失的问题。两年前报名时,她默认驾校会提供科目一培训,直到多次考试不过想寻求帮助时,才发现驾校根本没有这项服务,工作人员一句“没培训”便将其打发。
晚报再次提醒大家,报名前务必详细询问培训内容,包括科目一至科目四的具体培训形式、课时安排、是否提供考前辅导等,切勿想当然认为“报名即含全流程服务”。对于驾校的含糊其辞,要当场要求明确答复,并写入合同条款。
针对洪先生遇到的“换负责人不认账”问题,在驾培行业并不少见。驾校更换管理层后,新负责人常以“不知情”“前任承诺无效”为由,推翻此前约定,要求学员补交费用或重新交费。对此,法律人士指出,驾校更换负责人属于内部管理变动,不能成为免除合同义务的理由。学员与驾校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只要合同未到期,新负责人就应继续履行约定。
选择驾校时,务必擦亮眼睛。“晚报记者陪您考驾照”活动向大家推荐市交通驾校、市公交城通驾校、市国聚驾校、市鸿运驾校、市安驰驾校、市光大驾校、市月季驾校,咨询热线18303972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