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4日

轻握蒲扇摇清风

□郝 军

进入7月以后,中原大地连续多日接近40℃高温,使得人们不得不躲在空调房间或窑洞里避暑纳凉。但是,我家的小院还在装修,还达不到入住条件,有时还需守在工地上,于是放置很久的蒲扇又派上了用场,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用蒲扇的日子。

没有电风扇、空调以前,蒲扇是那时人们消夏纳凉的必需品,几乎大人小孩手持一把,左右摇摆扇个不停。小时候,我和姊妹们经常依偎在祖母或母亲的怀里,一边听她们讲故事,一边享受蒲扇带来的清凉。

有时候,我感到天气格外炎热,就随大人去十字路口的老槐树下乘凉。男人们光着脊梁聊天,女人们穿着短袖摇蒲扇。就这还不断有人唠叨:“这天儿热得真如下火一般。”坐在一旁的成作爷眯着眼来了一句:“心静自然凉。”我忍不住接口道:“爷,你说心一静就凉快了,您干吗还要拿着扇子扇?”他笑着用扇子轻轻敲了一下我的头说:“真是人小鬼机灵!”

我本家有个叔叔,在省城一家大学任教,别人拿的是蒲扇,他却持着一把纸扇,显得格外优雅有气质。我很想拿到手里瞧瞧,叔叔却故意逗我不给我看,我忍不住咧着嘴想哭。这时候,四奶奶说话了:“你这是干啥哩?娃儿都想哭了,你再不给,当心我把它撕了!”叔叔无奈递给了我,我高兴地拿着纸扇一步三摇走着,大人们啧啧称奇:“您还别说,还真像个小秀才!”

在我6岁那年夏天,我害了一场大病,昏迷了整整七天七夜。在这期间,长辈轮流守在我的床头,寸步不离。他们一边用毛巾为我擦汗,一边不停地用蒲扇为我降温。有一天深夜,我醒了过来,看到妈妈拿着蒲扇不停地为我扇着风,她的额头却布满汗珠。

摇扇纳凉,也是我们豫西乡下人暑天最朴实的待客之道。那时候,家里来了亲朋好友,除好吃好喝招待外,我们还会递上一把蒲扇,一边吃饭,一边摇扇,一边聊天,话题就这样打开了,东拉拉西扯扯,南家牛北户羊,大到国际形势、国家大事,小到田地庄稼、花草树木,天南海北随便扯,古今中外随意拉,一杯酒一筷子肉下肚,主客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心情舒畅安逸就感到身子凉爽许多。

生活在那时的乡下,蒲扇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能扇风降温之外,既可用扇子遮阳挡光,也可为地灶通风送氧,还可用扇柄为脊梁挠痒,并可用扇面盛大人递过来的瓜子、花生、大枣等零食,同时可驱散蚊虫,真可谓用途多多。

慢摇时光轻摇扇。从盛夏到入秋,蒲扇一直陪伴着我们,扇不离手,手不离扇,每天摇落了太阳,摇醒了黎明,摇来了皎洁的月光,摇出了恬淡悠闲的慢生活。蒲扇,摇的不仅是一种心情、一种风度,更摇的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怀念。它,提醒我们在这个繁忙的世界里,且放慢一下脚步,感受一点生活的细节,享受这些简单而又美好的时光。

适逢夏夜,又见蒲扇。一把蒲扇,清凉了一个夏天,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清新,更见证了乡村质朴无瑕、长慈晚孝的家风。在这炎热的酷暑里,有一扇清风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