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1日
求学记
□魏茂祥
1942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也遭到了抗战以来日寇最大规模的“九二七”大扫荡。为了保存力量,粉碎敌人扫荡,八路军部队主力跳到外线作战,我的家乡山东省寿张县夹河区(现河南省台前县夹河乡)成了敌占区,我正在读书的抗日家属小学也被迫解散了。目睹日寇的烧杀抢掠,我心中十分愤恨,同时也很希望能继续上学读书。
日寇大扫荡后不久,八路军武工队回来了,共产党地下党组织也开始活动。一天夜里,我五哥(地下党员)领着两个陌生人来到家里,后来知道他们是敌占区地下县委的领导干部。他们白天在我家里足不出户,夜里出来进行抗日活动。一次,我给他们送饭,其中一个人问我上学了没有。我说,原先在抗日家属小学上学,现在学校解散了停学在家。那个人说:“解放区有抗日中小学,你要想去,我可以介绍你到那里上学。”听到这一消息,我很是高兴,便向父母要求去解放区上学。开始父母不同意,主要担心我年龄小(13岁),离家太远,生活上不能自理;还担心日伪军会不时对解放区进行扫荡,一个小孩在外太危险。后来,在我的一再央求下,父母终于同意了。
几天后,刚好地下县委有事情要派我五哥去和解放区联络,于是五哥就带着我上路了。当时,正值冬天,北风呼呼吹着,天寒地冻。但是,我一想到可以到解放区上学,心里就觉得热乎乎的,走起路来很有劲头。头一天傍晚,走到离我们村子20多公里的一个村庄,来到一个大户人家。五哥敲开门,一位50多岁的男人走了出来,一看到五哥,他马上把我们让到客厅里,晚上还用酒饭招待我们。我们在那里休息了半夜,后半夜那户人家派了一个人带着我们又上路了。到了黎明时分,带路的人说:“小心点,前面就要过封锁沟了。”我们又走了不远,只见前边有一条南北向又宽又深的大沟。那个人小心翼翼地领着我们爬沟,沟坡又高又陡,我们费了很大劲儿才爬过去。过了封锁沟,带路的人给我们指点了去解放区的路就回去了。几年后,提起往事,五哥才对我说那个大户人家是八路军和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落脚点。
过了封锁沟,就是游击区,即八路军和日伪军经常往来的地方,危险依然存在。故此,我们走得很快,一点儿也不敢懈怠,争取在天大亮前通过游击区。又走了两个多小时,太阳已从东边高高升起,有的老乡已开始在地里干活了,我们上前一打听,得知这里已经是解放区了,我们的心一下放了下来。我们吃了点带的干粮,又走了整整一天,直到天快黑时,才赶到当时冀鲁豫行署所在地——范县颜村铺村。第二天上午,五哥先去办了他的事情,然后领我到行署教育科,递上介绍信。行署教育科又开介绍信介绍我到寿张县抗日第一高级小学报到。
新的学校生活开始了。当时,学校设在一个有几座土坯房子的院子里。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主食吃的高粱面窝窝和糊涂,夏秋季节吃的菜是白水煮茄子和辣椒,冬春季节就吃咸菜;不管冬夏,睡的都是用高粱秆、豆秸秆和麦秸秆铺在地上的地铺。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学校里的课本都是抗日政府新编的,除了语文、算术、地理、历史等一些基本知识外,还有政治常识课。除了上课外,教师和学生参加抗日社会活动也很多,还时常参加慰问八路军伤病员活动。晚上,学校还经常组织与当地儿童团进行歌咏比赛。
1944年年底,我考上了冀鲁豫边区抗日第一中学。在那里学习到1945年8月初,对日寇的大反攻开始了,学校领导动员学生参军参战,我和十几名同学积极响应,参加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