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1日

平凡之中的工匠精神

□聆 听

一天清晨,我坐在书桌前翻看汽车保养手册,突然惊觉,那辆任劳任怨接送孩子的轿车,正时皮带已超期服役两年多。按说明书要求,6万公里就得更换这根被称作“心脏传动带”的关键部件,而我的车早已突破这个里程。心头一紧,当即网购了原厂正时皮带三件套——包含皮带、惰轮与涨紧轮,准备给这位“老伙计”来场彻底的“心脏手术”。

我选了家离家不远的汽修店。推开那扇略显陈旧的卷闸门,机油与金属混合的特殊气味扑鼻而来。店内却出乎意料地整洁有序:各式工具像列队的士兵般整齐挂在墙上,地面干净得几乎不见油渍。店主时师傅正专注维修一台发电机,闻声抬头,一张被岁月刻下沟壑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脸庞映入眼帘。

“您好,需要什么服务?”他用毛巾擦净双手,热情迎上前来。我说明来意,又展示自带的原厂配件,他仔细查验包装与零件编号后,竟出乎意料地开口:“配件不错,但我得提前说清楚,我修车有个‘毛病’——速度特别慢,您得想清楚能不能接受。”

这话让我愣在原地。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竟有人主动坦承自己“慢”?望着他诚恳的眼神,“慢工出细活”这句话突然浮现在脑海里。恰逢当天无事,我便欣然表示理解。

时师傅打开引擎盖的动作行云流水,拆卸零件的熟练度更令人叹服。我忍不住发问:“看您动作这么利落,怎么会说自己慢呢?”他一边继续手上的活计,一边笑着答道:“修了大半辈子车,我琢磨出个理儿——所有车主都盼着修过的地方不再出问题。我就天天想,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

随着交谈渐深,时师傅向我展示了他的“三步修车法”。第一步“预装检视”,每个零件安装前先模拟装配,确认配合度;第二步“实装检验”,正式安装后用不同颜色记号笔标注螺丝状态;第三步“加固检查”,对所有关键部位二次紧固,加固后同样做好标识,方便最终核查。“就说这正时皮带,安装时得用专用工具校准张紧度,标记对齐位置,最后还得手动转动曲轴两圈复查。”他补充道。

我注意到,操作过程中,时师傅不时停下手中的活:用放大镜检查零件接触面,拿游标卡尺测量间隙,甚至会用手机拍下关键步骤存档。这分近乎苛刻的细致,让我由衷生出敬意。

“这么烦琐的工序,肯定耽误不少时间,不怕影响收入吗?”我忍不住追问。时师傅手上动作未停,语气平静地说:“确实会少接几单,但修好的车很少返修。顾客的信任,就是最好的回报。”他指着墙上悬挂的客户合影与感谢留言说:“这些老主顾,是我最大的财富。”

望着时师傅专注工作的背影,我忽然读懂了:他的“慢”并非能力不足,而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分工匠精神更显珍贵。他用时间打磨技艺,用耐心保障质量,用诚信赢得尊重。

夕阳西下时,我的车终于完成“手术”,前后历时3个多小时。时师傅不仅换好了正时皮带,还主动检查了其他易损件,免费清洗了水箱,校准了胎压。发动引擎的瞬间,运转声比以往更平稳流畅。我明白,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保养,更是一堂关于品质与诚信的生动课程。

回家路上,车子行驶得丝滑流畅,竟有了几分新车的质感。我知道,这其中或许有信任带来的心理作用,但更让我深思的是:在追求“快”的时代,我们是否忽略了“慢”的价值?时师傅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们,真正的专业不在于速度,而在于对完美的执着追求。这分平凡中的工匠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品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