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04日
不一样的《论语》
主讲人:李乐观
扫描二维码
收听《论语》
精彩解读
【原文】
入太庙,每事问。
【译文】
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向人咨询求证。
【解析】
本章表现了夫子初入太庙,专注于礼的本质。此内容重出于《八佾·第三》篇。
鲁国的太庙乃为周公庙,被赋予特殊的地位,特许享有天子的礼乐和祭祀仪式,一般人很难进入。从夫子“入太庙”可以看出,这里有两种可能。其一,夫子知礼的名声,使他有机会进入鲁国的礼教圣地。其二,夫子以臣下的身份担任国君祭祀太庙的助祭。这样的说法最早见于《礼记·礼运》篇:“昔者仲尼与于腊宾。”夫子曾参与鲁国的蜡祭活动。郑玄对此解释:“时孔子侍鲁,在助祭之中。”不过,从“每事问”可以看出这是夫子初入太庙的场景,如果是屡次进入,断不会事事都问,显示了夫子对礼仪的尊崇、学习、反复求证的态度。
然而,由于没有出生在显赫的家族,夫子的谦逊好学并没有为他赢得足够的尊重。相反,有人据此嘲讽他:“谁说那个鄹地来的小子懂礼呢?进了太庙,还不是事事都要向别人请教。”言下之意,这个所谓知礼的后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夫子听到这样的非议,他的反应出奇得平淡,认为只有弄清楚礼的来龙去脉和它所代表的精神实质,才能“克己复礼”,真正发挥出礼的作用,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服务。
(第248期)
链接:
焦作日报
豫ICP备14012713号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12713号-1
◎
《焦作晚报》焦作晚报社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智森芯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