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30日

“大限”将至欧美贸易谈判的多重考量

随着7月9日欧美贸易谈判最后期限临近,久拖未决的贸易协议成为日前结束的欧盟峰会核心议题之一。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峰会期间说,欧盟已收到美国就关税问题提出的“最新文件”,但她并未透露美方的具体要求。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欧美分歧依然较大,即使双方能够按期达成协议,今后在执行层面仍将面临不少阻碍。围绕短期谈判策略、整体让步空间和长远应对战略,欧盟官员的一些表态反映出多重考量。

■要更快还是更好的协议

此次欧盟峰会期间,欧盟领导人公开表态均寻求与美达成贸易协议,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作为出口大国,德国总理默茨是支持速签协议的主要声音之一。他说:“我们距离7月9日只剩不到两周。根本不可能在这段时间内达成一个复杂的贸易协议。”他认为,从化工、钢铁到汽车,众多行业都已经承受重压,企业岌岌可危。

然而,欧盟也担忧仓促推进协议可能造成利益严重失衡,即协议仅对美方有利,而欧盟吃大亏。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正在评估美方的最新提议。“我们的立场很明确:我们愿意达成协议,同时也在为无法达成令人满意的协议作准备。”她说,“所有选项仍摆在谈判桌上,欧盟将在必要时捍卫自身利益。”

过去几周,欧盟和美国已就关税问题开展多轮谈判。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曾表示,对于一些表现出谈判诚意的国家,截止时间可能会延后。

分析人士认为,欧盟领导人眼下面临抉择:是在接下来的两周内签下速成协议,还是冒着长期贸易战风险,等待一个更优的结果。而这种拖延的风险在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以贸易“敌对”为由,重新审视美国对欧洲防务的承诺。

■关键分歧依旧难解

为避免贸易战升级,欧盟先前提出相互取消工业品关税提议,而美方并不买账。目前,欧盟仍希望通过购买更多美国天然气、武器、农产品以及降低汽车关税等措施来减少对美贸易顺差。然而,美国一再对欧洲的增值税、数字服务法规、食品和环保标准等表示强烈不满,希望利用谈判继续施压欧盟让步。

欧盟谈判代表认为,汽车行业是欧美贸易协议中最困难的部分,必须在其他容易达成共识的领域先行取得进展,建立信任基础。德国希望建立“抵扣机制”,即允许在美国生产并出口的车辆冲抵从欧盟进口的关税部分,但该机制能多大程度缓解冲击,仍不明确。

德国经济与能源部对外经济政策司司长克里斯蒂安·福尔维克表示,这些关税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更令人担心。如果关税每几周就变化一次,跨大西洋开展业务的企业将无法制订计划。

■推动“脱美版”贸易俱乐部

过去6个月中,美国特朗普政府时而宣布惩罚性关税,时而暂缓施行以换取谈判,然后又威胁如若协议不合心意将重新加征,彻底搅乱了全球贸易秩序。

随着欧美贸易谈判的最后期限临近,冯德莱恩认为,传统谈判策略已不再适用。

冯德莱恩曾在欧盟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欧盟27国可以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相关成员联手,共同发起一项全新的贸易倡议,推动重塑全球贸易秩序。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6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