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20日
以烟火气息治愈灵魂的无力
□樊树林
文学永远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往往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源泉。作家个人经历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是其从事文学创作的根本条件。
《要爱具体的人》是作家乔叶创作的散文集,也是她凭借《宝水》摘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后推出的全新散文集,一经出版,便荣获“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2024年度十大好书。书中,乔叶用简约澄澈的文字书写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娓娓道来中展现每个人面对生活时坦诚、细微的情绪与情感,用朴素和温厚的表达传递对生活的热爱,治愈了许多读者灵魂的无力。
也许是对家乡作家的钟情,也许是从青年时代便受到乔叶文字的熏陶,购得这本散文集后,我便一头扎进文字营造的世界中,用一天时间读完了全书。“我们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本身,胜于爱生活的意义。”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话,而散文集的名字也正是源于此。
《要爱具体的人》分为《要爱具体的人》《路过人间》《我会在哪遇见你》《我有参差不齐的句子》四个章节,收录了乔叶50余篇散文。这些文章虽不能以“字字珠玑”形容,但每一篇都是她对日常生活的洞察与提炼,呈现了她对具体的人和具体生活的无限热爱。乔叶以散文步入文坛,始终善于从琐碎中捕捉诗意细节,挖掘生活的曼妙,《要爱具体的人》正是她散文特质的集中体现。
书中没有恢宏的叙事,只有烟火日常的描摹。无论是《姐姐的高定》《我就是来看看你呀》中的人间温情,还是《礼物》《桂花引》里的哲理思考;无论是《薄荷一样美好的事》《活得明白的人》中氤氲的雅趣,还是《删与不删》《幸福两种》里通透的生活态度……平凡琐事与寻常人物,经她细腻笔触的编织,化为温暖篇章,为浮躁时代的迷茫心灵注入感动。
乔叶是一个文字功力深厚的作家,对文字的运用可谓游刃有余,因此在《要爱具体的人》很多文章中都闪烁着感染力强、发人深思的句子:“这世界,可怜的人太多,就不要太互相为难。”“所有的故人那里,都储藏着当年的自己。”“没有病菌的人,有吗?如果有这样的人,我觉得这人携带的,是最大的病菌。”“人家没有活在你预设的剧本里,这不是挺好的吗?”“人生的底子,无非是自己那颗心。”“好饭可不得是小口吃,好日子可不得是仔细过。”“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或澄明通透,或沉郁蕴藉,字字句句都有鲜明的指向,就是对生活永远保持热爱,一定要对具体的人表达释放爱意。
去爱具体的人,去做具体的事,才是认真生活的姿势。希望我们每一个读者都能从《要爱具体的人》中展现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学会对抗生活的庸常忙碌,学会将“蚊子血”腌制成可贮藏的“白月光”。
“正因为虚妄,才要好好活着”,这是《要爱具体的人》一书附赠书签上的文字,也许这就是乔叶推出这本散文集的初衷吧!
投稿邮箱:
1579616793@qq.com
(请注明姓名、电话及具体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