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06日
童年趣事之夏日放牛
□栗志涛
暑假,小伙伴会结伴上山放牛。早晨把牛赶到东南坡,大片的茅草地,牛可以随便奔跑、尽情啃食。东南坡不算很高,却是真正的山,石岩、树林和泉水一样不少。山上一层层的梯田养活着村里几百口人,山上的茅草坡养活着村里的几十头牛和几百只羊,那可是全村人赖以生存的根基。对于童年的我来说,那可是小伙伴的乐园。
一头头牛左右摇摆地甩着尾巴,头深深地拱在茅草地上,贪婪地大口咀嚼着青翠香甜的茅草。一群小伙伴便聚到那棵老柿树上玩“摸树猴”——这是一种在树上玩的捉迷藏游戏。一人用布蒙住眼睛摸人,其他小伙伴像猴子一样在树枝间攀上跳下,当有人被抓住时,便换下蒙眼睛的伙伴,大家继续玩。就这样,这个游戏一玩就是一上午。现在想来,蒙着眼睛都能在树枝间上窜下跳,真是不可思议,但那就是儿时最快乐的游戏了。
等到影子到脚下时,知道已临近晌午,大家便一窝蜂地跳下树,跑到坡上找自家牛,然后牵到水塘边。待牛饮饱后,找个凉快的地方把牛拴好,大家便吹着哨子一起回家吃饭。高兴时,还会相约到村旁的水库里游上两圈,一身清爽地回家。
午觉后,大家又相约上山,各自把牛解开,重新放到坡上。小伙伴依然聚在一起,避开火辣辣的阳光,躲在树荫下,或打牌,或用小石子儿玩游戏。在树荫下度过一段悠闲时光后,随着夕阳西斜,阳光温和了许多,山风也凉爽了许多,大家便会沿着山坡疯跑。有时跑到山顶,有时跑到山坡的最东边,遥远看着山那边的村庄和田地里忙碌的人们,痴痴地想着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和我们一样,他们的小孩儿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快乐。而这个问题在儿时的印象中,始终因没有见到过山那边的小伙伴而没有确切答案。
太阳快落山时,牛吃着跑着已到了山顶。吃饱了肚的牛,有的在西、有的在东,或卧或站,都高仰着头,摇着尾巴,好像是在悠闲自得地等自家的小主人。小伙伴们便在夕阳的沐浴中迎着山风满坡寻找自家牛。不用多大一会儿,满山的牛便在小主人的招呼下顺坡而下。在崎岖的山路上,它们好似一支牛军,一路撒着欢儿跑进村子,小伙伴们更是欢呼着奔跑回家。
那时没有钟表,一切靠看太阳和影子确定时间,尤其是中午的时间不好把握。站在地上看影子朝向北方并且非常短时,可能就到吃饭的时候了。但是有一次,看着影子怎么也不像往日的感觉,心里就想着让牛再多吃一会儿。但牛根本不领情,也许它们心里也在犯嘀咕:今天都过了喝水的点了,咋还没人管呢?也许是一气之下,一头壮年公牛突然从半山坡处向山下狂奔而去,其他牛也都纷纷效仿。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哞叫声,蹄子踏在山石上的“哒哒”声,震得山坡都仿佛在颤动,一条长长的牛群都撒开四蹄依次向山下奔去,扬起的尘土不亚于战争影片中骑兵来袭的阵势。小伙伴们惊呆了,紧追其后,一溜烟地顺着山路向下跑去。
好在疯狂的牛群并没有失去理智,没有见人就顶,也没有跑进庄稼地糟蹋粮食,更没有四散而跑,仅是跟着带头的公牛一口气跑到村旁的水库边。它们一个个把头抵进清澈的水里开怀畅饮,一口气喝个够后,有的蜻蜓点水般抵头撩几口,有的缓缓地迈开步悠闲地离开水边,有的只是抬起头左右摇晃着脑袋……看那样子,似乎是在寻找自己的主人,也似乎是在为刚才的鲁莽行为沉思,亦或是向跑得气喘吁吁的主人略表歉意。喝足了水的一群牛,一下子变得温顺起来。原本一路上还担心牛跑丢了咋办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大家仿佛像办错事的孩子般牵起自家牛,悻悻地低着头各自回家,而不像往日放牛归来时,跟在牛后边以胜利般的姿态大摇大摆地呼啸着走进村子。
本版来稿请发至邮箱:jzwbxq@163.com
(请注明姓名、电话及具体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