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6月06日
于庄杏黄
□贺新花
于庄是一个小山村,位于焦作市境内。因偏居山隅,明清建筑保存完好,素有“太行山居博物馆”之称,已于几年前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据于庄村村史档案记载,明初,有一于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落地生根。随着人口的增加,一座座石头房依山就势建了起来,逐渐形成了阶梯式明清建筑群。他们在坡上开荒,在房前屋后植树、养鸡,渐渐有了村庄的模样,遂取名于庄。
于庄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南太行丹河大峡谷南岸,因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深受现代人喜爱。
周末,天气炎热,连续几日气温30℃靠上,为了找寻一处凉快之所,我们不约而同想到了于庄。
于庄村距离市区35公里,打开导航,我们一家五口开车出发。那里有吃的、有住的、有玩的,因此我们轻装上阵,说走就走。
车出市区,经过博爱县城,向北就拐上了山路。山路蜿蜒攀升,到了半山腰,空气变得凉爽,我们打开车窗,尽情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这时,我们突然看到山下的一片金黄——麦子熟了。刚上山,大自然便以大山与平原、绿与黄的鲜明对比,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绝美的画卷。爱人兴奋地说:“麦田金浪滚,杏树枝头黄。我们今天应该还能吃到黄杏呢!”经他这么一说,其他人的兴致一下子被点燃,尤其是五岁多的小外孙,要不是在车上,定会手舞足蹈起来,嘴里喊着:“我们去吃杏喽……”
车到于庄村时,我们看到了大山里的喧嚣与忙碌。俗话说:“五月麦杏黄,农家人倍忙。”山里人家的忙,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看,老人忙着引导车辆驶进自家的停车场;大姑娘和小媳妇忙着卖水枪、水桶、泳衣以及冷饮;一个个遮阳棚下,是招揽烧烤生意的青年和炖土鸡的大叔;路旁是一筐筐山杏,有的黄灿灿,有的红通通。卖水果的大姐说:“这可是今年头茬山杏,又大又甜,来尝一个,想去果园还可以带你们去采摘。”
我先买了一些黄杏,用大姐旁边桶里的水洗了,分给其他人品尝。大大的黄杏拿在手上,好像握住了丰收的喜悦。两个手轻轻一捏,黄杏分成了两瓣,放进口里,软软糯糯,丝丝香甜。
目光略过这一片繁忙,我们看到山下丹河里有不少人在玩水。水不大,大大小小的石头裸露在河床上,清澈的丹河水在石头间流淌。姑娘和女婿将天幕撑开,我们在清澈见底的溪水里享受夏日的清凉。
此时,山色水色,交相辉映,丹河美景如诗如画。
于庄村背靠太行山,面朝丹河水。这几年,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文旅融合发展,将丹河两岸优美的峡谷风光、乡村民宿、特色餐饮、户外露营、亲水休闲、田园采摘等资源串珠成链,解锁乡村旅游新场景,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更吸引了不少远走他乡的青年回乡创业,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因为考虑中午休息,我们租了两个双人间,4个小时80元。双人间的设施,一点不逊色于大酒店的标间。这时,我们订的土鸡炖好了,农家院里,竹林环抱着的一个个包间,已经是热菜上桌,芳香四溢了。饭后休息一下,我们还惦记着去采摘那山野甜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