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12日
中原文化大舞台 戏韵芬芳润民心
□识途马
刚刚过去的4月及五一假期,2025年焦作市“中原文化大舞台”演出热潮迭起——室内剧场座无虚席,户外广场人头攒动,传统戏曲与现代歌舞交相辉映,“圈粉”无数。
(据《焦作晚报》)
一座城市的温度,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上,更浸润在百姓日常的文化生活中。2025年焦作市“中原文化大舞台”系列演出,以5元票价的诚意、家门口看大戏的便利、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精彩,让“文化惠民”四个字得到了生动的诠释。这场持续10余年的文化盛宴,不仅为百姓生活增添了亮色,也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的可能。
文化惠民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要让艺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市用“政府埋单+低价票”的模式,破解了“高雅艺术太贵、草台班子太糙”的困局。5元票价看似微小,却像一把钥匙,既打开了剧场大门,让退休老人、年轻学生、务工人员都能轻松走进艺术殿堂,也撬动了文化消费的惯性,培养起“好戏值得买票看”的观念。
传统戏曲如何在短视频时代赢得观众?活动给出了答案:既要守住根脉,也要拥抱时代。年轻演员演绎的青春版《红娘》,让京剧的唱念做打多了几分青春朝气;豫剧《穆桂英挂帅》融入现代舞美设计,在“辕门外三声炮”的经典唱段中,灯光与音效将战场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更难得的是,演出场地从专业剧场延伸到广场、校园,川剧变脸与流行歌舞同台,白发戏迷与年轻观众并肩,这种“不设限”的混搭,恰恰让传统文化跳出刻板印象,展现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文化惠民的本质,是让艺术与人心同频共振。修武县文化艺术中心里,京剧《千里走单骑》的锣鼓声与观众的喝彩声交织;市东方红广场上,父母抱着孩子看水袖翻飞,年轻人举着手机记录变脸绝活……这样的场景超越单纯的文艺演出,成为了凝聚社区情感、唤醒文化记忆的公共空间。七旬戏迷刘先生那句“孩子孝顺,带我们连看两场”的感慨,道出的不仅是家庭温情,更是一个城市对百姓精神需求的体贴。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中原文化大舞台”的持续火爆启示我们,真正的文化惠民,需要放下身段倾听百姓需求,需要创新表达激活传统基因,更需要创造让艺术与生活自然交融的土壤。把文化盛宴烹制成百姓吃得起的“家常菜”,传统戏曲在创新中守住魂、在惠民中扎下根,我们收获的就不仅是剧场里的掌声,还有民族文化自信的茁壮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