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09日

孩子的电话

□李小参

退休后,电话渐少,只是偶有儿女的电话。这样倒也清静,少了些许的杂事和纷扰。

儿子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见面,电话如候鸟,一周一次。电话大都是打给老伴的,20分钟起步,总有说不完的话,也不知说的什么,反正是满脸的笑。打给我的电话,一般是有事相商,没有寒暄,直奔主题,说罢正事便无话,爷俩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会意之中毫无尴尬。这时老伴就会问谁的电话,我不言语,递过手机,他们便开始了新的20分钟。电话过后,老伴会高兴好一阵子。

女儿是个聋哑人,没有工作,和我们一起生活。她没上过学,只是通过识字卡片认识一些表达具象事物的文字。平时交流,用她的手语比画加上简单的文字,倒也问题不大。有了智能手机后,她无师自通地掌握了手机的主要功能。她会与亲友微信聊天、发短视频,还通过手机学会了一些烹饪方法和生活技巧。当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她总是第一个“冒泡”,或文字,或点赞,或表情包,运用自如,不亦乐乎。到了饭点,她通过微信给我留言:“爸爸,吃饭。”遇上下雨天,她会在微信里提醒我:“雨,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时不时地给我打个视频电话,看她眉飞色舞的样子,很是高兴。但由于没有肢体语言的帮助,我有时难以理解她的表达,只能陪着笑脸应和,直到她心满意足。刚开始时,我对女儿的率真有点不以为然,时间长了,却成了不可或缺。有时还想主动跟她视频一下,喜欢看她手舞足蹈、满脸幸福的样子。

老了,儿女的电话就成了一种期盼。那些无话找话的电话,那些看似无用的电话,传达的是安好,表达的是牵挂,是藏在心底的深沉的爱。

人老了,可操的心少了,但牵挂还是要有的。

若了无牵挂,便与世无缘了。

人老了,有点牵挂,有人牵挂,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