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09日

故乡的河

□ 陈丽娟

故乡坐落在沁河旁,一年四季都能听到沁河的吟唱。春日,阳光斜斜地穿过杨柳的间隙,在水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柳条嫩得能掐出水来,随风摇曳,不时轻点水面,荡起一圈圈细小的波纹。水草在春风里招摇,绿得发亮,小鱼在其间穿梭。水鸟的叫声从芦苇荡里传来,忽远忽近,倒像是故意与人捉迷藏。

蔚蓝的天空飘着白白的云朵,一轮红日倒映在河中,让河水更加透亮。每到傍晚,红日便醉醺醺地跌进河里,将半条河染成金红色。风过处,这金红色便碎成了千万片,随着波浪起伏,渔船在其间轻轻摇晃,渔人也不急着收网,任由船儿随波逐流。

河流绕着村子转,不知它从何处来又流向何方,像一条温顺的看家犬。白杨树的影子倒映在水中,随着微风轻轻颤动。鸭群与白鹅是这河上的常客,它们排着不甚整齐的队伍游过,留下一道道渐渐消散的水痕。它们整日在水中游弋,时而“嘎嘎”叫几声,大约是欢愉的表示罢。村童们赤足站在河边,向它们掷石子,它们也不甚怕,只稍稍游开些,依旧觅它的食,叫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清脆。

往北六七里地坐落着另一个村庄。两村之间有三条河静静地卧在田野间,河上架着小桥永远保持着南北通畅。一条河叫干河,平日里河床裸露,一到春旱,沁河的水便经由沟渠注入,干涸的河床顿时焕发生机,那清澈的河水流入麦田,麦苗便更加碧绿,充满勃勃生机。春天,这里是野菜的天堂,荠菜顶着小白花,大碗花张着嫩叶,扫帚苗挺着腰杆,村妇们挎着竹篮来采,孩子们在旁嬉戏,踩碎了几朵野花,惊起了几只蚂蚱逃向远处。

名叫蒋沟的河水总是那么丰沛,清可见底。春旱时,农人们用戽斗取水浇地。那戽斗是个精巧的物件,由竹篾或木头制成,两人分立两边,双手紧握长杆,一拉一放间配合默契,河水便顺着戽斗源源不断地流向干渴的麦田。劳作间隙,农人蹲在河边,掬一捧河水洗一下满脸的汗水,再掬一捧饮下,清凉直透心底。时有小鱼好奇地凑近,碰碰手指又迅速游开,倒像是在与人玩笑。

新河的水来自跃进水库,也是一条灌溉渠,它平缓而温柔。河南边是我们村的土地,河北边是外村的土地,两村人亲密无间。河岸两边的人们常隔河相望、劳作,休息时还会隔河聊天。天旱时,大家都用新河水浇田,并且互帮互助,从未因河水的利用吵嘴打架。河边的水菠菜长得肥嫩,水芹菜散发着特有的清香,油飘菜浮在水面,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采摘回来,清水一焯,拌上盐和几滴香油,便是难得的美味。那时节,这样的野菜特别受欢迎,吃了口齿留香。而今想来,那滋味竟比山珍海味更令人怀念。

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河流的模样在记忆中越发清晰。如今的河水或许不再那么清澈,河边的野菜或许早已无人问津,但那水声、那光影、那气息,却永远鲜活地流淌在我的血液里。走过千山万水,最难忘的还是故乡那几条河,它们承载着我最纯粹的欢乐、最温暖的记忆。

 

本版来稿请发至邮箱:jzwbxq@163.com

(请注明姓名、电话及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