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5日

不一样的《论语》

主讲人:李乐观

扫描二维码

收听《论语》

精彩解读

【原文】

席不正,不坐(1)。

【译文】

席子布置得不端正,不坐。

【解析】

本章表述君子席坐之礼。 (1)坐,双膝跪地,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坐与跪的姿势不同,跪指直立上身,臀部不坐在脚后跟上。

史书记载,凳子最早出现是在东汉,春秋时期尚无椅凳之器,人们的宴饮、访问、聚会等活动都席地而坐。本章谈论的“席不正”,专指席设不合礼制而言。

《礼记·礼器》篇记载,根据身份地位不同,席子的讲求规制也不相同。古代“天子之席五重(即周天子享有五层的坐席,其大小、面料、花纹、刺绣及颜色各有不同),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两重)”。

此外,对于席坐的方位也有要求:如果席设是南北方向,则以西为上位;如果席设是东西方向,则以南为上位。不符合以上规定者,是为不正。

表现在日常交往的礼仪中,也有“席不正”之分。《礼记·曲礼》云,当宾客来访:“主人跪,正席。”主人要跪下来为客人摆正席子的方位,以示尊重。这时候客人怎么办呢?“客跪,抚席而辞。”客人也要跪下来,并抚着席子予以拜谢。之后“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人很绅士地请求主人撤下为自己铺的两重席子,表示一重就可以了,主人一再推辞而不答应。整个场面充满了谦恭礼让的氛围,温馨而又和谐。

(第2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