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5日
石楠花开
□梁俊杰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公园里,马路边,大街小巷的绿化带上,甚至居民小区,满目尽是盛开的各色鲜花。桃花、杏花、梨花、海棠、牡丹、樱花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报道着春天的气息。
然而,花香四溢、沁人心脾间,也一种“不和谐”的味道存在着。
一次,同爱人游园,心情愉悦地漫步在林荫小道上。突然,空气中一股异样的味道幽幽地袭来。这味道怪怪的,有股子腥臭味,入鼻孔刺激大脑顿觉很不舒服。
“这是什么味呀,怎么这样难闻?”爱人不由地皱起眉头。
我们不约而同地循着味道袭来的方向四处搜寻。猛然间,不远处的树丛中一棵冠状花木映入眼帘,青枝绿叶间开着簇簇白花,如同生活中食用的花菜一般。我们抱着好奇心走到树前,鼻子一嗅,果不其然,那种怪怪的难闻味道正是从这里散发的。
“网上搜搜,看这是什么花树。”我随即掏出手机,打开微信识别功能,对着花树一晃悠,里面立即反馈了信息:石楠。噢,这是石楠树,过去本地极少见到的一种花树。
上前仔细观看,只见这棵石楠树枝繁叶茂,呈蘑菇形状。褐色的树干粗壮挺拔,树枝围着主干向四周苍劲有力地生长着。树叶呈深绿色,梢头的叶片呈浅绿色。枝条顶端是一簇簇雪白的花朵,小米粒大小,未开的呈小珠状;已开的,花瓣呈五角形、椭圆状。中间的花蕊白中带黄,还长着数支细密的蕊株。尽管树冠枝叶花卉“长相清秀”,只因其散发着特殊味道,“可远观而不可近闻也”。
紧接着刨根问底,打开百度进一步搜索:石楠原名石南,在我国生长历史悠久,早在汉末成书的《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李时珍解释因“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故名石南。它是蔷薇科石楠属的常绿乔木,原产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南部及淮河流域以南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土壤为佳。石楠常种植于庭院、路旁,树冠可修剪造型,是绿化不可多得的树种。
与海棠、牡丹等花相比,石楠显然属于另类,不大招人待见。什么一言“楠”尽、知“楠”而退、强人所“楠”等,显示出对石楠树的嫌弃冷漠。然而,在古代文献中,古人并非将其一棍子打死,而是多有赞誉。白居易在《石楠树》中写“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就是在为石楠花鸣不平。清代陈元龙在《格物镜原》中记:“石楠叶如琵琶,有小刺,冬不凋,春生白花,秋结细红实,人多移植庭宇间,阴翳可爱,不透日气。”可见石楠四季常青,春花秋实,也因枝叶茂密,能遮阴纳凉。
“这种树既然有难闻的异味,园林部门为何要大量种植呢,不能换成其他树种吗?”爱人的质疑道出了我的心声,这恐怕也是许多市民共有的疑惑吧。
据园林部门专业人士介绍,石楠花的气味源于一种奇妙的氧化反应。它的臭味主要是精氨酸氧化导致的。精氨酸是一种氨基酸类化合物,当它与氧气相遇的时候,就会释放这种特殊味道。这种味道虽不大好闻,但对人体没什么影响。更重要的是,石楠四季常绿,具有抗烟尘、吸收汽车尾气、驱蚊、降尘及稀释有毒气体的功效,被称为抗霾神器,能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它还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春可观花观叶,秋可观果实,是扮靓城市的“一把好手”。对待石楠树要有宽容之心,切不可“以味取树”。
正在行文的时候,突然看到来自小城焦作微信公众号里的一篇图文:“我姓石,叫楠花,我要向所有焦作人道歉!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可能给大家带来不适。不过可以放心的是,我的味道虽然不大好闻,但对人体没什么影响,况且花期只有10天到15天,大家忍一忍就过去了……”
石楠既有自知之明,又如此谦逊,怎能不赢得市民好感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也许是石楠能够长久生存的道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