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5日
北山连翘
□王保利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谷雨时节,即便未雨,上北山也是不错的选择,这倒也契合唐代诗人元稹笔下的诗意——不负春光。
一
八百里太行延伸至豫北焦作市中站区,这片素有“卧牛之地、日进斗金”美誉的土地,其中山区面积有78平方公里。它承袭南太行的雄浑气魄,是山阳大地坚实的脊梁。当地人不知从何时起,将这段山脉亲切地称为“北山”,山脚下醒目的界碑上,“焦作市北山生态保护区”字样赫然在目。
北山,太行红色教育基地给人勖勉的力量,曾经丰富的铝矾土、铁矿石为武钢强壮了筋骨,天然的荆棘为矿务局优质的煤炭生产保驾护航,雄伟壮丽的风光成为焦作的“后花园”……我庆幸,生于有3600多年历史的北山脚下;我庆幸,拥有北山赋予我的直爽明快的性格;我庆幸,与它遇见,演绎成我生命里的乐章。
哦,刚刚触摸北山的衣襟,春天就落落大方地站在金灿灿的花簇中等我了。还没来得及给北山打招呼,就发出无尽感慨。正如文友所说:“这是你对北山的爱。”
是啊,我爱北山,爱北山的春夏秋冬,爱它的枝枝叶叶,当然最爱它的连翘花开。如果历述名山大川的花魁,不外乎杜鹃花、报春花、映山红、茉莉花、龙胆花……而太行北山的花,非连翘莫属了。
春气刚暖到太行北山的脊梁上,连翘便醒了。枯褐的枝条里,先钻出些青芽,怯生生的,像婴孩初睁的眼。山风还硬着,它们却一日日饱满起来,由青转黄,渐渐鼓胀成小苞,然后缀满枝头。
北山的春天,是踩着连翘花的金浪来的。朝阳将东面山坡染成橙红时,连翘丛里便浮起淡青色的雾,那是早开的雄蕊在吐露药香。蜜蜂循着芬芳而来,翅膀沾满花粉时,山谷里便响起细碎的嗡鸣。这声响常让我恍惚,仿佛听见了山石深处汩汩流动的春泉。
四月的风从太行山南麓掠过,北山的沟沟坎坎里便翻涌起金色的浪涛。连翘花开了,漫山遍野的金黄像是被春风揉碎的阳光,顺着山势流淌成凝固的瀑布。北山的连翘花,是春天最明亮的信使。一簇簇金黄的小喇叭缀在枝头,像是阳光不小心跌落在山崖上,碎成了满坡的欢喜。风过时,花瓣轻轻颤动,好像在哼着无人知晓的山谣。老枝新花,枯褐衬着鲜亮,倒像是岁月与青春打了个照面,彼此都愣了一下。
连翘花不仅美观,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连翘的果实是著名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连翘花和嫩叶也可以制成连翘茶,具有消炎败火、祛斑美容的作用。连翘的果实被称为“青翘”和“老翘”,分别在果实初熟和熟透时采摘,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
二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春帷渐收,细雨如烟。谷雨有喝茶的习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能清火、辟邪、明目等。因而,谷雨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带着好奇心专门上北山桑园村摘些新茶品尝。与北山相伴60余年,本想着已对它的一石一木都熟知的,忽闻山中产了连翘茶,一时让我愣怔无语,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深感自责。
产连翘茶的是桑园村。这个藏身太行山深处、海拔约1000米的小山村,地处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有焦作林场,植被好、温差大、雨水足,适宜野生连翘生长。
太行北山的连翘先花后叶,是春的信笺,被阳光蘸了金边儿。卵形的叶片儿挨挨挤挤,像小姑娘的裙摆,边缘的锯齿是风剪出的花边,不规整却透着野趣。叶面光滑,托在掌心凉沁沁的,叶脉从基部散开,像谁用绿墨水勾的细线,到叶尖便淡了,羞怯地隐进光里。最动人的是雨后,水珠在叶尖儿上晃啊晃,整座山都成了连翘叶的梳妆台——它们用这分鲜亮,替沉默的太行山说着俏皮话。
在上山的路上,我提前做了功课,了解桑园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亩,林地1.2万亩。正是由于村子处于深山,耕地少,农作物不好耕种,村民单靠种植农作物增加收入这条路根本走不通。过去村民只能靠自发地采摘售卖一些山里的野连翘和国家发放的公益林补贴,以及退耕还林费勉强度日。
“过去,俺村种植的基本上是传统的西红柿和小米,都是靠天吃饭,天气好了收成就好些,天不好了当然收成就不好,俺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4月20日,见到桑园村党支部书记许为民,这个山里的汉子,对过去一点也不避讳。
“都知道咱焦作的四大怀药扬名天下,而这里的连翘和四大怀药中的山药、菊花一样,也是药食同源。山里野连翘的叶子药性相对弱些,村里人自做连翘茶已有很久历史。俗话说,靠山吃山,我们为啥不在连翘茶上做文章呢?”行走在蓊蓊郁郁的连翘丛中,许为民道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许为民带领大家除了开发特产桑葚果品外,还依托桑园优良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这两年,采摘山间的野生连翘,加工后进行售卖,叫响了连翘茶品牌。除了采摘野生连翘,还新种植连翘1000余亩,并争取了扶贫项目资金用来更新连翘茶生产线,实现茶叶品种多样化。同时,吸纳周边3个村的30多名贫困户参与连翘茶、连翘果的采摘工作,年产茶叶500多公斤,实现收入20多万元,每个贫困户每年增收近2000元。
村里的茶厂让周边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拓宽了周边3个村村民稳定增收的渠道。“我每年就巴望着三四月份呢,我在山里采摘连翘叶,爱人在茶厂车间加工制作,俩人加起来每天能赚200多元呢。”在桑园村见到脱贫户吴秀珍,她喜眉笑眼地给我说。
置身葱茏的山间,抬眼眺望,漫山遍野都有采摘连翘叶的村民。采茶时节,村民跑山采茶,每人一天至少能采5公斤,每公斤12元至16元,卖给村里的连翘茶合作社,谷雨前后一个月的时间,每个村民能增收2000元左右。
三
连翘是个宝,撬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围绕连翘茶,俺村在开发绿茶的基础上,又研制了新的红茶系列,产品实现多元化发展,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连翘叶采出好‘钱’景,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不擅言语的许为民说到连翘的“钱景”,显然语气和神态都亢奋些。
我拿着那页简单的连翘茶说明书,对连翘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连翘茶是采集太行山早春野生连翘嫩叶制作而成,原料不施肥、不用农药,加工过程不添加任何增香剂,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制品。连翘茶汤色好、味道香,还具有清热去火、护肝养颜、舒张血管等保健功能。我高呼:这真是独具特色的好东西呀!
瞧着我的兴奋劲儿,许为民脸上稍显难色:“由于缺乏宣传,现在连翘茶没有进行规模生产,还处在藏在深山无人知晓的状态。”
我握着许为民的手说:“别怕,只要干起来,山窝窝总能飞出金凤凰。”许为民眼睛一亮,信心十足地畅谈设想。桑园村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要以茶为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茶叶自带的文化属性,与开发旅游相得益彰。下一步,他们将依托连翘茶,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保护好自然村古村落,发展采摘、观光、民宿等产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让盛开的连翘花,不仅展示太行山的自然美景,还要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青瓷碗里盛着的连翘茶,澄黄透亮,像极了太行山四月最清澈的晨光。热气袅袅升起,带着山野的清苦味,细嗅却又渗出些甜,像老树枝头刚长出的青芽香。啜一口,舌尖先触到春寒的微涩,而后喉间缓缓化开甘醇,仿佛饮下整片山崖上晒透的阳光。茶汤里浮沉着细碎的金色花瓣,阳光穿过时,便在水面洒下细碎的金箔。那色泽温润如玉,又带着山野的鲜活气,让人想起崖壁上连翘花初绽时,那抹最鲜亮的鹅黄。待茶稍凉,汤色渐深,倒像是把暮春的暖阳都酿在了这一盏之中。
陶醉在氤氲的连翘茶香中,忆起史铁生老师说过的一段话:“整个春天,都是生命力独享风流的季节,长风沛雨,艳阳明月,田野被喜悦铺满,天地间充着生的豪情,而春天的美丽也正在于此,在于纯真与勇敢,在于未通世故。春天真的会有一种魔力,一种让人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魔力,一种让人认为干净而又有欲望的魔力,大家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我觉得,史铁生好像说给此刻的桑园似的。
你品尝过桑园的连翘红茶吗?眼下群山环绕中的桑园村,绿意盈盈,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茶香四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