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1日
红色研学之旅 守护童心伴成长
本报讯(记者朱颖江)为深化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携手市图书馆开展“红色研学之旅 书香赋能成长”活动。4月19日13时,30名困境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高新区苏家作乡寨卜昌村,开启了一场兼具文化浸润与精神传承的研学之旅。
寨卜昌是中国传统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豫北地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这里文化历史悠久,周武王伐纣时在此占卜得“昌”,因此得名寨卜昌。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在此成立,后成为上甘岭战役主力部队——空降兵第十五军的前身。
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纪念馆内,孩子们认真聆听了革命先烈保家卫国的事迹。“老师,我要向英雄学习,报效祖国。”一名孩子目光坚定地说。在第九纵队司令部旧址前,当了解到这支队伍成为上甘岭战役主力部队的前身,还参与众多重大历史事件时,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神情庄重,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身影。这些红色历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炽热的爱国种子。
如果说红色历史是厚重的课本,那么手工体验环节就是五彩斑斓的实践课堂。16时,非遗书签制作正式开始。在详细介绍书签制作这一非遗技艺后,老师手把手教学。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颜色倒入水中,然后将书签放入容器左右晃动后拿出,一张色彩斑斓的非遗书签就制作完成了。孩子们兴奋地相互展示书签,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次活动还安排了缝制军用小书包的手工体验。穿针引线对孩子们来说并不容易,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一针一线缝制书包,在实践中体会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
18时,活动圆满结束。陪同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只有让孩子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上图 孩子们在研学活动中缝制小书包。 本报记者 朱颖江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