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1日
■新闻追踪
大风天气过后居民自查隐患
本报讯(记者朱颖江)大风天气过后,山阳路风动院小区居民的微信群里热闹非凡,居民自发发布隐患排查提醒,大家纷纷响应的同时,对自家户外设施展开细致检查,有不少居民还着手更换窗户雨搭,主动消除安全隐患。
4月18日清晨,该小区居民微信群内出现一条“大风天气温馨提示”的信息,呼吁小区居民及时检查并妥善固定门窗、空调外机、太阳能热水器、防盗网、房顶彩钢瓦等室外设施设备,防止因大风导致坠落引发安全事故,还详细说明了大风天气其他注意事项。几天前的大风天气过后,该小区居民微信群就不断发布类似的温馨提示。
4月13日下午,受大风天气影响,该小区居民楼顶的彩钢瓦遮雨棚被刮落,致使4辆汽车受损。本报于4月17日以《大风致高空坠物频发,“头顶安全”如何守护》为题,报道了极端大风天气下,我市部分小区出现太阳能热水器被刮落、垃圾箱和遮雨棚被吹落等情况。文中,法律人士依据《民法典》指出,建筑物等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若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无法证明自身无过错,需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后若存在其他责任人,有权进行追偿。
新闻见报后,引发强烈社会反响。有市民反映,老旧小区缺乏物业管理,居民楼顶堆放的杂物成为潜在安全隐患,却不知该向谁寻求管理帮助。也有居民认为,与其事后赔偿,不如提前排查消除隐患,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看到群里的提示,我立刻把阳台上放的花盆收了进来。”某小区居民张阿姨说,“自家东西被风刮下去砸到人,不仅会伤害他人,自己还得承担赔偿责任,给自己惹麻烦,实在得不偿失。大家提醒得及时,每个人都得提高警惕!”许多市民与张阿姨想法相同,收到所在社区提示后,第一时间检查加固了自家室外物品。
“谁都不想被坠物砸伤,大家自查自纠的做法值得肯定!”市民李先生表示,希望社区能牵头治理一些“老大难”问题,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