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18日

岁月不老 笔墨常新

——读王蒙先生《在伊犁》

□王保利

在2024年的文学盛宴中,九旬老人王蒙先生的《在伊犁》荣获“年度致敬图书”称号,这不仅是对他文学成就的又一次肯定,更是对其深厚人生阅历、积极人生态度、不懈进取精神以及文字力量的高度赞誉。这部作品以王蒙在新疆伊犁的生活经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彩而真实的新疆,同时也让我们窥见了王蒙老人那颗永不停歇的文学之心。

王蒙的阅历是丰富多彩的,他的一生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从青年时代的革命热情,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反思,王蒙的每一步都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这种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在伊犁》,正是基于他在新疆伊犁的16年生活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将那段历史时期各民族农民与农村生活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王蒙的人生态度是积极乐观的。面对逆境,他总能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在伊犁》中,王蒙以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欣赏他们的欢快、歌舞、幽默、热情、多才多艺,还有坚忍。这种坚忍,在维吾尔语中叫作“契达”,代表了新疆各族人民在相对严峻的自然条件与不发达的经济状态下的乐观与幽默。王蒙将这种乐观与坚韧融入了自己的文字中,使得《在伊犁》不仅是一部描绘新疆风情的作品,更是一部传递正能量、鼓舞人心的文学佳作。

王蒙的进取精神是令人钦佩的,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也从未放弃过手中的笔。《在伊犁》的创作过程,就是王蒙不懈进取精神的最好体现。他深入生活,与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群众中汲取创作的源泉。这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使得《在伊犁》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故事情节真实感人。王蒙曾说:“我是真正地热爱生活胜于爱我自己。我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体验新的文化风习,远胜于保守已有的习惯轨迹。”这种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使得王蒙的作品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王蒙的文字是有力量的,它们能够穿透时空的界限,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在伊犁》中,王蒙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伊犁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他也通过深刻的思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美好。这些文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新疆的美丽与神秘,更让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王蒙曾说:“文学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就能相对立于不败之地。”他的《在伊犁》正是基于深厚的生活基础,用文字的力量描绘了生活,启迪了心灵。

《在伊犁》,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敬,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王蒙及其文学创作的窗口。更为可喜的是,2025年新年伊始,“人民艺术家”王蒙在《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了《好个2025!》和《写作是生命的光辉和永远》两篇文章。虽已年过九旬,可这位喊出“青春万岁”的文学大家依然笔耕不辍,给人启迪,照耀我们生命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