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18日
武陟虹兴砂锅:
一锅烟火美馔传承
本报记者 齐云霞
一块金底黑字的牌匾,在炭火氤氲的烟火气中熠熠生辉。近日,焦作市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正式授予位于市丰收路与政二街东北角的武陟虹兴砂锅人社大厦店“焦作地方特色名吃”荣誉称号。
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这家美食店面的的褒奖,更是一座城市以味道为媒、撬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实践。从街边小馆到百家连锁,从市井烟火到城市名片,武陟虹兴砂锅正以沸腾的姿态讲述着焦作“味道出圈”的新故事。
滚烫的现炸辣椒油浇入砂锅的瞬间,升腾的香气裹挟着食客的期待,在店内弥散开来。店主李静穿梭在座无虚席的大堂间,手中黝黑的砂锅沉淀着岁月的包浆。这些形似捣蒜石臼的槽罐状器皿,正是武陟虹兴砂锅的灵魂所在。
“每天一早我都要去挑食材,排骨要选当天现宰的猪肋排,牛肚必须手工搓洗三遍。”李静说。作为武陟虹兴砂锅的连锁店,李静对选料的执着近乎苛刻。自1998年武陟虹兴砂锅在武陟县支起第一口砂锅起,“料纯、汤香”四字便成为该店的铁律。如今,这分坚持已化为20余种砂锅的味觉密码:排骨需炭火慢煨至骨肉分离,健腐肉要用古法发酵的豆腐乳腌制……
“这些砂锅里沸腾的不只是食材,更是我们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敬畏。”李静说,武陟虹兴砂锅的独特工艺已被纳入焦作市非遗保护名录,其“现烹辣椒油”技法更成为吸引食客的“仪式感”——服务员端着滚烫的砂锅穿堂而过,并将鲜红的现炸辣油淋入沸腾汤底,瞬间迸发的视觉、听觉与嗅觉三重冲击,让这道美食成了社交媒体上的“流量密码”。
焦作这座以云台山闻名的城市,近年来正以其独特的“味道”频频出圈,焦作美食不仅是本地人难以割舍的乡愁,也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纷至沓来的金字招牌。
“我在武陟虹兴砂锅的熏陶中长大,对它有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弘扬武陟虹兴砂锅的餐饮文化。”李静说。去年11月,李静和丈夫开了这家武陟虹兴砂锅连锁店。开业至今,该店每日都是高朋满座,宾客满员。
“我们店里有排骨砂锅、羊肉砂锅、牛肚砂锅、健腐肉砂锅、肥肠砂锅、素什锦砂锅等20多种砂锅,品种丰富,深受食客喜爱。”当记者采访时,忙中偷闲的李静说。
虹兴砂锅以经营砂锅炖品为主的特色饭,总店创办于1998年。武陟虹兴砂锅对延年滋补的砂锅炖品独具匠心,并成为焦作地区独具风格的餐饮文化,至今已发展近百家加盟店,店面遍布省内外多个地区。
自陶器出现开始,炖这种烹饪技法就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美味也层出不穷,丰富着人们的味蕾。而陶瓷制作在焦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仅绞胎瓷自唐以来就有1000多年。砂锅作为一种陶器制品,在焦作民间的应用更是漫长而深厚。
武陟虹兴砂锅锅体选用小巧独特的槽罐状砂锅,尽管其外形小巧,如同家中捣蒜的石臼,颜色深沉、锅体油腻,但这正是长年累月炭火炖煮肉汤所留下的痕迹,也是一家店历史悠久、深受食客喜爱的有力证明。
武陟虹兴砂锅的独特,在于它的制作和食用方式是武陟独有的,其他地方吃不到。武陟虹兴砂锅前期炖制的步骤和方法与一般砂锅的制作区别不大,主要是靠厨师对火候的掌控。端上桌子后,可以自己加入生菜,让服务员浇一些炸好的辣椒油。
武陟虹兴砂锅不仅让食客享受到味道的鲜美厚重,更享受其过程。如今,黝黑的砂锅不仅是灶台上的炊具,更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随着“美食+旅游”模式的深化,这道浸润着怀川大地烟火气的传统美味,正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翻滚出新的时代鲜香。
左上图 制作好的武陟虹兴砂锅。
本报记者 齐云霞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