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14日
品质住宅引领房地产消费新趋势
□秦 秦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好房子”正成为市场复苏的主引擎。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多重因素共同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随着《住宅项目规范》的实施,住宅建设标准迎来系统性提升,得房率、层高等硬性指标直接降低购房者持有成本,提升居住体验。
政策精准发力,激活市场需求。近期,多地出台支持政策,形成“金融+土地+税费”的组合拳。深圳创新公积金贷款政策,多子女家庭最高可贷231万元;杭州对高得房率住宅实施契税优惠;核心城市土拍市场回暖,溢价率回升至12%。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购房门槛,3月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超20%,改善型需求成为主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市场企稳提供了关键支撑。
企业加速转型,推动行业升级。新规倒逼房企从粗放开发转向精细化运营。房地产头部企业通过BIM技术优化设计,提升得房率;绿色建材和智能家居渗透率显著提高;物业服务向“空间管理”升级,增强用户黏性。数据显示,符合新标准的项目去化周期缩短40%,溢价能力提升15%~20%。行业正从“规模竞争”转向“品质竞争”,具备产品力的企业将赢得更大市场空间。
消费逻辑重构,品质成为核心。购房者决策因素发生深刻变化,从“有房住”转向“住好房”。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和建筑技术发展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居民对住宅品质提升有了更高的需求,标准规范的提质升级,也成为必然。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统一底线标准的基础上,各地也应该因地制宜探索出更多实施细则,从而让住宅项目和当地居民居住需求更加匹配。今年年初以来,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土拍升温明显,土拍市场的回暖也将有助于稳定房价预期。接下来“好房子”项目陆续入市或将带动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不久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印发,其中有一项就是“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要求“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第四代便是“好房子”,高得房率、低公摊,得房率不会低于90%,层高不会低于3米。套内面积变大了,相对来讲契税也会低,舒适度会变高,同时物业费会变少,直接有利于客户。
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房地产新模式正形成政策、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装配式建筑、智慧社区等新技术应用降低成本,产品体系更加精细化,开发商向“空间运营商”转型。随着房地产新模式的稳步向前发展,好房子将全方位带动房地产市场趋于活跃,为内循环打下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