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11日

陈皓

焦作市警备司令部

首任司令员

□吉怀儒 吉鸿宇

《中共焦作历史大事记》记载,1946年8月,为打击和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骚扰、颠覆和破坏活动,中共焦作市委决定成立焦作市警备司令部,太行四分区参谋长陈皓兼任司令员,张璋(市长)任副司令员,安立夫(市委书记)任政治委员。下设军事参谋部、除奸保卫部、社会部等。陈皓还曾任八路军“老二团”参谋长,也是最早带领“老二团”先遣连到焦作进行抗日活动的领导人,为焦作地区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右上图 陈皓。

(图片有作者提供)

陈皓,原名陈和顺,1913年生,山西省万荣县人。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受党组织指派入太原陆军教导团学习军事。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荣和县(1954年8月,与万泉县合并为万荣县)组织抗日游击队。1938年8月,参加晋豫边游击支队(即唐支队),任大队长。1940年2月,任八路军第129师新1旅2团2营营长,参加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1941年2月,参加第129师参谋训练班学习,同年7月任新1旅2团(“老二团”)参谋长。先后3次参加反击日寇大扫荡、保卫八路军总指挥部、保卫129师首长、在邯长公路南侧保卫刘伯承师长胜利突围等战斗。1943年9月,太行八分区成立后,参加在豫北开展对日伪军的战斗。1945年,侵华日军投降后,任太行四分区参谋长兼焦作市警备司令部首任司令员。1946年夏,任太南指挥部参谋长,参加“孟县八三战役”。

背粮下太行

1943年9月,太行八分区在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成立,黄新友任司令员,江明任政治委员,陈皓任2团参谋长。在八分区成立的第二天,陈皓受分区首长之托,率领2团6连(后改称3连)南下焦作地区,进行抗日活动。

1943年9月上旬,2团6连到达修武的金岭坡。考虑到豫北一带刚刚遭受过饥荒,灾区人民饥寒交迫,他们下山时,部队首长要求他们尽量多带点粮食下山。此时的金岭坡十室九空,一片凄凉,屋内的尸首没人埋,活着的人也奄奄一息。看到这种景象,指战员们潸然泪下,他们一边掩埋尸体,一边熬小米粥救群众。

奇袭百间房

陈皓带领2团6连来到修武后,发动组织群众,连续拔掉了赤土坡、白草岭等伪军炮楼,接着在小东沟袭击了修武县警备队宋子协部。之后,陈皓帮助成立了中共修武县委和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还从6连抽出骨干组建了修武县抗日大队。配合县政府对山门河东、西山头炮楼上的伪兴亚巡抚军进行政治攻势,使其不敢下山抢掠,从而打开了进出山区的通道。

随着抗日民主政府各项工作的展开,抗日游击区不断扩大,救灾任务越来越繁重。当时,最迫切的任务是解决群众的口粮问题,陈皓率领部队和新成立的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一道,开展节约粮食活动,并用节约出来的粮食支援群众。部队带来的小米发完了,陈皓又组织群众从山西根据地往回背粮食。另一方面,组织群众开垦荒地,生产自救。正发愁没有种子时,潜伏在百间房伪军中的中共修博矿区工委书记张高峰前来联系,汇报了刘明德部在百间房留守处的情况。刘明德率部投降日寇当了汉奸后,被改编为第14旅,东调辉县、林县一带,他在百间房的留守处有大批粮食、枪支和弹药。据此,陈皓决定攻打百间房,以解决群众的口粮和种子问题,扩大八路军的影响。

为打好这一仗,部队又通过中共大南坡党支部潜伏在伪军内部的共产党员赵连明,进一步摸清了留守处敌人的情况,制订了战斗方案。通过内线做通2个伪军中队长的工作,在半小时的战斗中,2团歼敌1个排,缴获轻重机枪数挺、步枪130余支,另有迫击炮和大批粮食。随部队前来搬运物资的佐眼、山门河一带和山下白庄等村的几百名贫苦农民,兴高采烈地扛着粮食、赶着十几头肥猪返回了根据地。

百间房战斗是陈皓率部南下焦作后的第一次战斗,达到了预期目标,解决了部队和群众的困难。加上部队帮助群众生产自救,使灾情得到缓解。一时间,八路军下山的消息传遍了道清路南北,百姓们奔走相告:“八路军下山了!”“我们有救了!”八路军的影响力在焦作一带迅速扩大。

忠心守焦作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陈皓先后任太行八分区副参谋长、参谋长,与黄新友司令员、刘毅政委等首长,带领部队对日伪军进行了猛烈地反攻。首战博爱城,歼灭日寇83名、俘虏35名,消灭伪军近千名,解放了博爱县。这也是抗战时期太行军区军民开展大反攻后,从日伪军手中收复的第一座县城。当时,新华社播发了这一喜讯,极大地鼓舞了全军斗志和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决心。接着,在太行七分区1团的配合下,太行八分区从焦作东、西两面夹击,解放焦作,并控制全部矿区。然后,又收复了武陟县、温县和修武县。最后围攻打沁阳城,解放了沁阳城。至此,太行八专署所辖地区全部解放,解放区连成一片。

然而,国民党第38军逼近焦作,要和八路军抢占地盘。国民党军一个营侵占修武,利用城内外的水围子、壕沟等障碍和八路军对抗,并有国民党第85军在修武城外作为预备队,直接威胁焦作。

1946年8月,为打击和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骚扰、颠覆和破坏活动,中共焦作市委决定成立焦作市警备司令部,已调任到太行四分区任参谋长的陈皓兼任司令员,张璋(市长)任副司令员,安立夫(市委书记)任政委,下设军事参谋部、除奸保卫部、社会部等。

焦作解放,百废待兴。此时,八路军不仅要维护社会冶安,还要帮助地方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生产。焦作是座煤城,原属英国人控制,后被日寇侵占。焦作解放后,在焦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很快恢复了生产,只有39号矿井遭水淹。但是,该矿有个1500千瓦的发电机还能用。当时上级要求,焦作市要将39号矿井的发电机搬运到山西长治的西白兔电厂。当时,既无大型拖车,也无吊装设备,要运送沉重的发电机可不是简单的事。何况,从焦作到长治路程遥远,且山路崎岖。

但是,解放区军民的革命热情非常高涨。在陈皓的组织协调下,太行四分区和焦作煤矿组织专业人员、技术工人成立了攻关小组,领头的是四分区的一个大学生教员。经过刻苦攻关,反复试验,大伙制作了一个装有很多轮子的土拖车,把发电机分解装上车,用人力拉。土拖车做得很巧妙,既能控制方向又能掌握速度,能平稳地上高山、下大坡。就这样,大伙硬是把这个庞然大物从焦作装车,沿着晋城、高平到长治的公路,将发电机送到西白兔电厂,并安装试车成功。

奉献写华章

1947年1月,陈皓任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副旅长兼参谋长,参加了汤阴战役和第二次解放博爱的战斗。1947年8月,陈皓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6旅副旅长兼参谋长,渡黄河进入豫西后,在中岳伏击战中,参加了消灭国民党整3师的战斗,解放了宝丰县、叶县。接着,陈皓参加了洛阳、登密、开封、郑州战役,并在淮海战役中参加了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1949年,陈皓任解放军第15军44师副师长,参加了广州战役,并在解放广西的过程中参加了消灭白崇禧集团的战斗。1950年2月,陈皓调军委情报部任部队侦察处处长,赴朝参战。

1952年,陈皓任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情报系主任,负责轮训全军侦察情报干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60年,陈皓任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武官,1962年回国。1963年,陈皓任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武官,1967年回国。1982年,陈皓离休,任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顾问。2007年1月9日,陈皓在江苏南京逝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