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21日

以焦作味道书写城市待客厅传奇

本报记者 陈东明

2007年,郑百园以一盘饺子在焦作餐饮市场引起了轰动;2018年,郑百园又以一道烤鸭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聚焦;日前,中央电视台《地标餐饮》栏目对焦作郑百园餐饮进行了报道,其以独具特色的焦作菜和怀府味道吸引了全国各地食客的关注,成为焦作地标餐饮。

在怀川大地升腾的烟火气中,郑百园用18年光阴将一碗饺子“煮”成了一道城市文化浓汤。这家扎根焦作的餐饮企业,以“百饺”为引,以怀府味道为魂,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会客厅,焦作人民的待客厅,让八方来客透过舌尖感受怀川大地的温度。

百饺破局:舌尖上的文化密码

2007年的南通路上,郑师傅百饺园的招牌在质疑声中闪亮而起。当业界不解其为何选择饺子作为主打时,创始人郑旭东看到的不仅是传统面食,更是一把打开城市记忆的钥匙。

最初第一家店开业时,店的全称为郑师傅百饺园,按当时一般人的理解,作为酒席上最后上桌的一个面食,饺子并不是开特色专业酒店让人很看好的一个选项。而且在此之前,国内著名的饺子品牌已经入驻过焦作,最终以失败收场。本地原有的一些饺子单品店也已抢占了很大的市场,这位郑师傅想以饺子在焦作餐饮市场打开局面,很难想象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让人没想到的是,南通路上第一家郑师傅百饺园酒店一开业,便以其薄皮大馅、品种丰富的饺子和极具地方特色、精美实惠的菜品,迅速在焦作引起轰动。独具一格的品味和特色使酒店天天食客爆满,想要个包间都得提前预定。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随后几年间,郑百园餐饮旗下迅速发展了多家分店、一个中央厨房,食材统一采购,菜品统一配送,郑百园这个牌子更是成了一个焦作本地餐饮的知名品牌。

在了解了郑百园创始人郑旭东的经历后,你会发现,这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背后有着必然性。因为在此之前,郑旭东在焦作餐饮界业内已经是一名响当当的人物了,其之前参与的、独自开的店,在当时的焦作都是风生水起的餐饮企业。郑旭东17岁便从事厨师行业的经历和沉淀,奠定了其深厚的功力和对市场的敏锐判断,郑师傅百饺园的开业,正是其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一个实现破局的文化密码。

焦作味道:一城风物的现代演绎

从一盘饺子的郑师傅百饺园到城市待客厅的蜕变,源自其对本土餐饮文化的深度挖掘。

“当时的顾客一说吃饺子到郑百园,说在这里咀嚼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乡愁的具象化”说起店名和定位,郑旭东笑称是顾客在不断帮助企业完善。原来的店名比较长,食客们习惯称“郑百园”,他们便改名字;顾客们对店里地方特色菜品的点赞不断,他们便在研发菜品时以此为主,并不断充实焦作菜、怀府味的文化内涵;焦作人对烤鸭念念不忘,2018年,郑百园便深挖烤鸭文化,升级烤鸭制作,打造了烤鸭套餐,配套了上菜仪式,让顾客在吃烤鸭时可以了解烤鸭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以及烤鸭在焦作地方餐饮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郑百园的后厨更是如同焦作风物志的编纂室:铁棍山药等以怀药为主,化为鲜香四溢的各式菜品,武陟油茶变身创意爆品,以及怀府驴肉、博爱杂拌和太行山跑山鸡、手工粉条、山羊等。厨房的标准化流程,更是让传统手艺实现了现代化传承;全国原料产地的筛选与本地食材的碰撞,诠释着“守正创新”的餐饮哲学。当外地食客在郑百园惊叹于焦作菜的千般变化时,本地人却在熟悉中品出新意——这正是郑百园深耕地域美食的智慧。

在品味怀府味道的同时,温度与情怀的交响更将酒店演变成了城市的待客厅。

步入郑百园,以焦作县域地名为主的包厢,房间内各种焦作地名及特产、文化典故的文图并茂介绍,服务员对焦作味道的深刻理解、温馨推介与标准礼仪浑然天成。这里既有供商务宴请的雅致包间,也有承载家庭欢聚的开放大厅。从重阳节的长寿面到高考季的状元饺,从各种地方特色非遗美食展示,到社区、家庭厨艺课堂,郑百园用餐饮搭建起城市情感交流的立体网络。正如郑旭东所言:“我们要做的不只是餐厅,而是能让八方来客读懂焦作的文化驿站,焦作本地市民的待客厅。”

匠心传承:餐饮人的文化担当

在市场追逐科技狠活的浪潮中,郑百园始终坚守着餐饮人的匠心传承,文化的担当,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以及怀府味道山水乡愁的温度。食材的选用必须去原产地考察;为保持传统菜肴的特色,即便制作再烦琐也未曾放弃;菜品研发必须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让食客品尝到家乡的味道。这种坚守背后,是郑百园人对餐饮文化的敬畏——他们用现代管理体系传承古法技艺,用大数据分析优化传统配方,在工业化浪潮中守护着食物的情感价值。

在郑百园采访时,记者一直在试图了解其成功的主要秘诀,解密其美味背后吸引众多食客的核心内容。郑旭东说,对于“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这句话,他觉得有点消极,他认为一个人做事成功与否,关键是用心,得有责任感。

成功的因素方方面面,但归结于一点,正如采访郑旭东时其一再说的一句话:关键是一个人是否在认真做事,是否有担当,是否将这件事当成事业在认真做。

记者在郑百园餐饮内部管理部门采访时看到,墙壁上考核栏内,每天每个部门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有记录,每件事的最后结果都有反馈。在生产车间内,下班后的地面、工作台、角角落落都清扫得一尘不染。这些细节反映出郑百园餐饮在管理上的严谨,在做事上的认真,在态度上的认真。

严格的管理保证的不仅是企业的产品质量,还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使得技术和管理人才愿意留在企业,愿意为企业出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怀府味道,展示焦作特色的餐饮文化,让食客们在就餐环节感受到家乡的秀美与温度,日前,郑百园正在与国内专业创意设计团队深度结合,从企业发展、文化及怀府餐饮历史特色、菜品研发创新等方面,科学分析、精心规划,不断完善企业从形象到菜品等各个方面的细节,充分展示怀府味道和郑百园的品质定位。

从一碗饺子到城市文化名片,郑百园的成长轨迹印证着“美食即文化”的深刻命题。当食客们在雕花窗棂下举箸畅谈,当游子归乡时循着饺子香找到归属,这座用美食构筑而成的城市会客厅,正以独特的文化姿态讲述着属于新时代的焦作故事。在这里,每一道菜品都是城市邀约,每一次举杯都是文化共鸣,郑百园用十八载光阴证明:最动人的待客之道,莫过于让远方来客在味蕾上读懂一座城。

图① 山药松茸炖鸽子。

图② 鸽子烧鸽杂

图③ 荠荠菜饺子。

本报记者 陈东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