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10日

以需求为导向 以品质为核心

焦作楼市逐步构建发展新模式

本报记者 秦 秦

高品质房源更受购房者青睐。

本报记者 秦 秦 摄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强调“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一方向不仅为全国楼市定调,也为焦作楼市实践提供了政策指引。

政策引导需求释放,从“补贴激励”到“房票安置”。全国两会报告提出“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我市楼市积极响应,通过多维度政策激发市场活力。针对改善性需求,我市推出在规定时间内“卖旧买新”最高可获1万元补贴,三孩家庭购房额外补贴2万元,降低置换成本。同时,推出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最高2万元)进一步刺激存量房流通。在市区城中村改造中推行“房票安置”政策,既加速征迁进程,又通过定向购房券将安置需求导入商品房市场,形成供需良性循环。金融与教育配套支持,不再区分首套、二套,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15%,并允许购房家庭凭网签合同就近入学,解决新市民与青年群体的后顾之忧。

定义“好房子”标准,完善居住生态。全国两会报告强调“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我市通过技术创新与规范制定,推动住房品质全面提升。优化设计规则,放宽阳台、飘窗等空间限制;增加得房率,鼓励建设地面风雨连廊(不计入容积率),提升社区实用性;促进绿色与智能化建设,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广装配式建造,并探索“住房体检”制度,强化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障;配套设施补短板,加快新建项目周边道路、水电等基建,完善教育、医疗配套,推动“15分钟生活圈”落地。

注重风险防控,从保交楼到预售制度改革。全国两会要求“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我市通过强化监管与制度改革稳定市场预期。我市保交楼攻坚成效显著,2024年交付率居全省前列,并通过“白名单”机制支持房企融资,实际投放资金22.46亿,项目资金链安全得到了保障。2025年,我市将进一步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推动项目按期交付。严控预售与资金监管,要求楼盘主体封顶后方可预售,并按季度提取10%预售资金作为“运营自用资金”,避免资金挪用风险。探索现房销售试点,逐步推进预售向现房过渡,通过设定现房销售比例、定金制等方式,减少期房交付纠纷。

构建新模式,存量盘活与“人房地钱”联动。全国两会提出“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我市以创新模式化解库存压力。国有企业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既去库存,又补充住房保障体系,2024年已完成1063套公租房分配。坚持土地供应优化,统筹人口与库存数据,减少高密度住宅用地供应,增加低容积率、高品质地块出让,引导市场向改善型产品转型。同时,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通过人口流动预测、土地供应调控与金融支持匹配,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全国两会为房地产发展指明方向,焦作房地产市场实践证明,唯有以需求为导向、以品质为核心、以风险防控为底线,方能实现楼市的根本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