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28日
聚焦“老有所养”咱身边的老人最关注啥
本报记者 梁智玲
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聚焦“老有所养”。近年来,一系列养老民生工程的实施,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底气,晚年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我们身边的老年人对养老有哪些需求?又有哪些期待?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一些老年人,倾听他们真实的声音。
去年以来,位于解放区焦北街道幸福街社区的幸福长者餐厅特别火。这家餐厅不仅让周边老年人吃上了暖心饭,还成了老年人聊天互动、融入社会的新平台。幸福街社区依托这家餐厅,将养老助餐服务延伸至最基层,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保障。该社区73岁的张德有说,我市为老年人就餐着想,把老年助餐点开办在家门口,特别暖心。“幸福餐厅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难题,希望养老服务能有所延伸,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娱乐、交流的平台,丰富晚年精神生活。”他说。
最近几年,今年67岁的李秀云与两个妹妹一起照顾90岁的母亲,日常生活十分忙碌。她说,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剧,很多家庭都出现了“小老人”照顾“老老人”的情况,家庭养老负担很重。今后,老年助餐点、社区养老服务站将成为很多家庭必需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希望我市能加大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让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更轻松一些。
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我市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982张、老年助餐点586个,入选国家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今年,我市将实施老有所养行动,深入开展国家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工作,建成100个老年助餐示范点和50个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点,推动35家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全链式医养结合省级试点工作,构建三级联动、延伸家庭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今年焦作两会聚焦“老有所养”,传递出的这些信息很让老年人充满期待。山阳区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的银发志愿者祁秀林说,近年来,我市在养老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让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老的需求发生变化,因此关注的养老重点也不同,前些年我关注老有所为,以后可能会更加关注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医养等方面的问题。我市今年提出的养老目标,正是很多家庭关注的焦点,令人兴奋。”她说。
今年82岁的刘先生是我市一家养老机构的住养人员,入住半年来,子女每个周末都会到养老院看望他,陪着他吃饭。刘先生的儿子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更多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发展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将成为一种趋势。在养老业态成熟的情况下,不同的家庭可针对自身的短期、中期、长期养老需求,实现点单式养老服务,是很多家庭的愿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养老服务建设力度,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去年,我市将提升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实现老年助餐服务覆盖全市60%的城镇社区和20%的行政村,为379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位于市丰收路与塔南路交叉口东北角的丰收小区,是我市新城区建成入住较早的小区之一。该小区老年人占比较高,很多家庭对养老服务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近年来,该小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助老、为老服务,增加了老年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方便。居民陈先生对实现“家门口养老”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居家养老是很多家庭的养老选择,“家门口养老”服务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待开发,如果有关部门能搭建平台,把养老需求中的助餐、医疗、家政、康复、助浴、陪诊等服务都融合到一起,让老年人支付一定费用就能享受到相应的服务,将会很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