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20日

优化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

本报记者 赵改玲

“我市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但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仍存在‘重建轻管’‘标准模糊’‘需求错位’等问题,难以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优化无障碍设施已成为城市治理精细化的重要课题。”昨日,市政协委员、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杨雷说。

杨雷建议,制定地方标准,强化刚性约束。出台《焦作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办法》,细化设计标准、智慧标准、改造标准。

建立“无障碍设施验收专家库”,由残疾人代表、专业规划和技术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代表性人士组成联合审查组。

实施三大改造工程。“生命通道”工程:对三甲医院、高铁站、长途汽车站开展无障碍改造,重点增设病房呼叫系统盲文面板、候车区电子盲道、无障碍升降梯等。在城市主干道试点“全要素无障碍示范街”,设置连续盲道、过街音响信号灯等。“数字赋能”工程:开发“焦作无障碍地图”小程序,集成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实时状态查询、一键求助等功能。“老城焕新”工程:将无障碍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必选内容,优先为问题突出的部分老旧小区加装楼道扶手、缓坡台阶。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组建“无障碍督导队”,吸纳残疾人、志愿者担任监督员,实施“发现问题—派单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

将无障碍设施完好率纳入智慧城管考核体系,实行周检查、月通报、年考评。

设立“无障碍服务体验日”,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蒙眼行走”“轮椅出行”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