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14日
不一样的《论语》
主讲人:李乐观
扫描二维码
收听《论语》精彩解读
【原文】
入公门(1),鞠躬(2)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3),行不履阈(4)。过位(5),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6)齐(7)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8),逞(9)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译文】
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恭敬而拘谨,好像没有容身之处。站立时,不会站在门的中间;过门时,不会踩到门槛之上。经过国君日常站立的位置,他的脸色变得庄重,脚步也随之加快,说话似乎底气不足。提起衣服的下摆上堂时,小心谨慎,屏气凝神好像不呼吸一样。从堂上退出,走下第一个台阶,神情放松,怡然舒畅。下了最后一个台阶,快步向前,好像鸟儿展开翅膀。等再次经过朝堂外国君的位置,同样表现得恭敬谨慎。
【解析】
本章描述了孔子上朝时的场景。
(1)公门,指进入朝堂的大门。《周礼》规定,天子五门,分别是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诸侯三门,分别是皋门、应门和路门。据此来看,不管是天子的朝堂还是诸侯的朝堂,皋门都是王宫最外边的一重门,而孔子所入的公门就是皋门。
(2)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
(3)中门,门的正中间。古代的中门只有尊者可以走。
(4)阈,门槛儿。
(5)过位,经过国君的位置。这里的“位”实是空位,乃是君主在路门之外与群臣揖见时所立之位,而后群臣经过此位,进入内廷议政。本章表明,即使孔子经过的只是国君的空位,也会像国君在场一样尊敬,体现了他慎独的精神。
(6)摄,提起。
(7)齐,衣裳的下摆。
(8)等,台阶。降一等,是从台阶上走下一级。
(9)逞,舒展。
孔子参加朝堂议事,完全遵从于周礼。他举止得体,行为端庄,对上而尊,于己则慎,暗室不欺,表里如一,进退有尺,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将一个落落大方、谦恭有礼的士大夫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23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