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14日
爷爷奶奶迎来开学季接送主力被时间定格
本报记者 梁智玲
开学季到了,不少父母忍不住感叹:“神兽归笼,终于解放了。”然而,暂时解放的父母背后,有另一群人也将再次按时“上岗”,他们就是照料孙辈的爷爷、奶奶。对于他们而言,开学意味着孙辈的上下学时间定格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老人有从周边农村赶来城市的,有的为照顾孙辈方便和子女住在一起,有的甚至不远千里奔赴而来,他们不计辛苦,目的只有一个:帮子女带好孩子,减轻子女的生活压力。
过完元宵节,今年68岁的刘阿姨也迎来了她的“开学季”。2月13日,她带着8岁的孙女从市人民路某小区,搬到了学生路小学附近的儿子家,即将进入她熟悉的“上岗”模式——每天奔波在家与学校之间,接送孙女上下学、照顾她的生活。
55岁退休后,刘阿姨享受了几年安逸的退休生活。随着孙女的出生,她原本安逸的生活节奏被打破了。由于儿子和儿媳工作很忙,她搬到儿子家里,成了照顾孙女的“主力军”,还过上了跟老伴分居的生活。每到寒暑假,她会把孙女带回自己家和老伴一起照顾。刘阿姨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早上送孙女上学后,她会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顺便散步;中午卡着时间点做饭、接送孙女上下学,陪孩子午休;下午放学时分,再早早到学校接孙女回家,陪她完成作业。“孙女今年上小学二年级,预计随后的几年都是这样的生活节奏。”刘阿姨笑着说,虽然累点,但看着孙女一天天长大,还是很开心的。
和子女居住在一个城市,对环境熟悉,刘阿姨在接送、照顾孙女的过程中,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也收获了许多乐趣。还有很多老人与刘阿姨不同,他们为了帮助儿女照顾孩子,背井离乡,来到儿女工作的城市,被形象地称为“老漂族”。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分担家务、照顾孙辈外,对陌生城市生活的再次融入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今年65岁的曹阿姨是商丘人,一直在家乡务农,她的儿子在我市一家医院工作。2019年孙子出生后,曹阿姨和老伴决定离开熟悉的家乡,来焦作和儿子一家共同居住,帮忙照顾孙子。“三年前孩子上了幼儿园,老伴回商丘了,我留在焦作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说实话,孩子白天上学后,我一个人挺孤独的。除了儿子、儿媳外,这里没有熟悉的亲朋,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点不适应。”曹阿姨说。今年,孙子即将迎来小学生活,她以后陪伴孩子的日子还长。“除了照顾好孩子的日常起居外,我也得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曹阿姨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老人在照顾孙辈的过程中,结交了新的朋友。除了接送孩子时见面外,他们也会趁着假期约起来,一起度过老年时光。今年67岁的王阿姨性格开朗,从开封老家来焦作帮女儿照顾孩子这几年,她称自己早已是焦作人了。“在哪里生活,哪里就是家。来焦作这几年,我因为照顾外孙,结交了几位同龄的朋友,我们以照顾孩子为主题,经常在一起聊天,有时还约好一起跳广场舞呢。”她说。
对老人来说,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照顾好一日三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今年66岁的陈先生家里有两个孙子,分别上小学四年级和一年级。孩子开学后,他和老伴分工明确,他负责接送两个孙子上下学,老伴负责做饭。由于学校距离家不算近,他们每天从6时到20时都忙忙碌碌,并不轻松。“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能喘口气,其余时间都被俩孩子的上下学时间绑定了,不能有一点疏忽。”陈先生说。
又迎来开学季,陈先生和老伴做好了准备工作。他们和孩子一起提前“收心”,甚至还对每天的上学时间、吃饭时间“约法三章”,更好地把握节奏,更从容地度过新学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