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07日

冯丈村文化盛宴:

十七项非遗璀璨绽放

本报记者 王学典 摄影报道

图① 怀梆旱船舞。

图② 二鬼摔跤。

图③ 国家非遗中州大鼓。

图④ 踩高跷。

图⑤ 省级非遗哼小车。

图⑥ 夜色虽已降临,非遗会演依然火爆。

在2月4日这个春意渐浓的日子里,武陟县乔庙镇冯丈村被一片喜庆与热烈的氛围所笼罩。鼓乐齐鸣,传统非遗的韵律在空气中悠扬回荡,仿佛穿越时空的使者,将古老的文化韵味带到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来自焦作和新乡的17项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在这里轮番上演,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随着一阵阵欢快的锣鼓声,哼小车表演灵动传神,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童趣与梦幻的世界。耍老虎艺术更是精彩绝伦,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黄河龙狮的登场,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那气势磅礴、威风凛凛的姿态,展现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不屈精神。观众如痴如醉,掌声雷动,非遗之光在冯丈村熠熠生辉,仿佛每一道光芒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传承与创新在这里交汇,共同书写着中华文化的华彩篇章。

冯丈村,这个位于武陟县城东20公里的河南省特色文化村,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底蕴。全村2400多口人,薛、丁、杨三大姓氏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守护着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其中,薛姓更是元代吏部尚书、被誉为“元代一柱”薛澍的后人,这分荣耀与传承,让冯丈村在中原大地上独树一帜。

在冯丈村的文化瑰宝中,行水(也称为火神祭祀)、东路怀梆、哼小车三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这些项目不仅承载着冯丈村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更是全国罕见的非遗瑰宝。为了办好一年一度的农历大年初七“行水”活动,冯丈村专门邀请了国级非遗项目中州大鼓、省级非遗项目大泉旱船等十几个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项目前来会演,共同为村民们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行水”作为豫西北地区特有的春节祭祀火神活动,已经在冯丈村流传了好几百年。这项活动不仅是对火神的敬仰和对幸福的祈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活动现场,专程从新乡赶来的河南师范大学非遗专家丁永祥为我们揭示了“行水”活动的深厚内涵。他说:“‘行水’活动在冯丈村已经传承了数百年,它见证了村庄的兴衰变迁,也承载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今,这项活动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人们不但热情不减,而且越办越热闹,越办越有特色。”

今年来参加文艺会演的非遗项目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冯丈舞狮以其矫健的身姿和威猛的气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冯丈大鼓,则以其浑厚的鼓声和激昂的节奏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哼小车、武术、舞龙等表演更是各具特色,让人目不暇接。此外,还有董宋抬鼓、景明耍老虎、景明河蚌舞、中州大鼓、老汉背妻、秧歌骑驴、踩高跷、西营大鼓、二鬼摔跤、黄河飞龙、大泉划旱船和东路怀梆等项目轮番上演。

在这场文化盛宴中,我们看到了冯丈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也看到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