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17日

我的小人书摊

□ 张志勇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至80年代期间,有一类读物在国内风靡大江南北,那就是小人书,也被称为连环画。在我们这个地方,它被叫作“画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它成了当时人们最重要的娱乐读物。

小人书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还有以电影镜头为画面的小人书。小人书的纸张质量非常耐翻,绘画的质量清新精美。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外婆家,在家里排行老大。上小学时,我特别喜欢语文,脑子灵活,也善于联想和浮想联翩。

那个时候家里很穷,母亲是家里唯一的生产队员,每天挣的工分不够一个劳动日(一个劳动日为2角钱)。每天放学,我不但要干些家务活,节假日也要去队里上工挣工分,但依然贴补不了家用。

我和大妹妹每天起大早,要到村河东的冯营矿工人村去拾破烂,无论刮风下雨飘大雪。我们每个月都要拾到一平车破烂再拉到几公里外的方庄公社废品收购站去卖,能卖十几元钱。

我摆小人书摊也是受了没钱的影响,因为家里没有零花钱,所用大都是用原始的方法置换的。比如,吃冰棍用鸡蛋换,吃豆腐用大豆换等,其他用品就得需要钱去买了。

13岁那年的一天,我去亲戚家,路过安阳城公社的集会上看到有人摆小人书摊,而且看的人特别多,一个多小时就挣了2角钱。我深受启发,回来与母亲商量并得到许可,就去公社的新华书店买了很多小人书回来,也向村里的小伙伴们借购了许多旧的小人书。

我把摆小人书的地方选择离家不到2公里的冯营矿北大门口,那里是交通要道,车流量、人流量多,焦辉路从那里穿越而过,还是3路公交车的终点站。那里人来人往,候车的、纳凉的、玩套圈的、看杂耍的、卖小吃、闲散逗留的人很多,是个热闹繁华的地方。周围有邮电所、储蓄所、商店、食堂、医院,还有规模大的矿工宿舍区。关键是好多矿工下了班没事干,就会租些小人书看,不但打发时间,还找到了乐趣。

在这里摆小人书摊有两家,另外一家在北头,我在南头。我们互不压价竞争,还相互交换小人书,成了合作的共同商业体。

我的小人书按特点、种类、内容、题材摆放,很规范,不浪费客户的时间寻找。

小人书的题材广泛,有工业的,有农业的,有赞美祖国的,有歌颂先进事迹的,有古代历史的,有抗日时期的,有戏曲的,有少数民族的,有侦探破案的……

我还有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也有《杨家将演义》《隋唐演义》等系列的小人书。

小人书主要是图文并茂,以简练的方式传达故事和知识,每页通常有一幅或数幅插图,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不同的故事情节,让人看后或笑声朗朗,或义愤填膺,或默默流泪。

小人书形式多样化,包括线描、素描、油画、版画、水彩、木刻、漫画等。黑白插图以线条素描为主,封面彩图美观,简单明快、印刷精致。通过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人物,并附上文字加以说明。

我国小人书的发展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到了明代万历时期,为了教育小皇帝,制作了以小人书形式的《帝鉴图说》。

小人书文化影响甚为广泛,曾是20世纪初广泛流传的通俗图画读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连环画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文化的艺术形式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几代人的启蒙书和知识窗。

小人书有着易教易学的作用,不仅在教育少儿方面,帮助孩子们学习和理解复杂的概念和故事,甚至还是影响着几代人的重要读物。

小人书通俗易懂也便于携带,无论是工人农民、大人小孩,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够看明白。它的体积小,可以装在口袋里,随时随地阅读,非常方便。

很多故事就是通过小人书这样的形式被家喻户晓。最受小朋友喜欢的,如《两个小八路》《鸡毛信》《小兵张嘎》《刘胡兰》《闪闪的红星》《鱼童》《童年》《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这些故事影响了一代代少年儿童的成长。那些经典的小人书充满了怀旧情怀,让我们感受到岁月的静好和童年的美好,也激发了读者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家的小人书摊藏书量从最初的80多本增长至200余本,极大地提升了书摊的吸引力,使得前来租阅的顾客络绎不绝。我设定的租阅价格尤为灵活:厚重的小人书收费2分,轻薄的则为1分,而对于那些连载上下册的,统一收取3分钱,且不论阅读时长。

夏日里,这片区域绿树环绕,为顾客提供了一片清凉舒适的阅读天地。因此,我的书摊常常顾客盈门,有时甚至出现排队等候租借同一本小人书的盛况。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之后准备了两到三套热门同名小人书,特别受欢迎的有四五套之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结识了一批忠实的老顾客。对于那些阅读速度较快的顾客,如果他们一个小时内能看完3本,我会慷慨地只收取2本人小书的租看费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他们,我特意制作了客户小卡片,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姓名、楼号及宿舍房号,这不仅让我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和阅读偏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为日后的经营策略提供了宝贵参考。

此外,我还开创了一种以物易书的交换模式。顾客可以用他们不再需要的物品来换取免费阅读小人书的机会,而我则将这些物品转售给废品收购站。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我的收入,有时甚至超过了单纯租书的收益。每当瓜果飘香时,我还会从生产队分得的杏子、苹果中挑选一些带给他们品尝,不额外收费,这样的举动无疑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也使我收到了更多的旧物品,转售给废品收购站后收益更为可观。

我精心制作的客户信息卡,也是我对未来长远规划的体现。然而,我也意识到,随着冬季的来临,寒冷的天气将成为摆书摊的一大挑战。顾客自然不愿在寒冷的天气里外出租书,特别是下雪天,更是足不出户。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不断更新小人书的内容和品种,确保它们都是从市区新华书店精心挑选的。同时,我深知矿工们在宿舍里的无聊时光,于是毅然决定在寒冷的冬日里,按照客户信息卡的内容带上小人书走进矿工宿舍,为他们提供上门租借服务。我们约定好第二天相同的时间来更换小人书,这样既解决了他们无书可读的困扰,也让我在冬天无须再摆书摊,真正实现了双赢。

天冷时,生产队分的红薯很多,家里放不下,我便将它们送给矿工们,他们对此十分感激。能在寒冷的冬天与他们分享温暖和快乐,我深感意义非凡。

两年后,随着我渐渐长大,我得学习更多的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便结束了摆小人书摊的生意。可这段摆书摊的经历,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的生活更加精彩且充满价值。它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