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17日

不一样的《论语》

主讲人:李乐观

扫描二维码

收听《论语》精彩解读

【原文】

孔子于乡党(1),恂恂(2)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3)言,唯谨尔。

【译文】

孔子在乡里,温和恭顺,好像不大会说话的样子。而他在宗庙朝堂之上,却条理清晰,言辞流畅,只是显得谨慎而已。

【评析】

本章记述了孔子在不同场合言语方面的表现,显示出他对日常礼仪的熟练运用。

(1)乡党,本乡本土。

(2)恂恂,恭谨和顺的样子。

(3)便便,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样子。

作为《乡党·第十》的开篇,本章开宗明义,明确表达了周代礼仪体现在人伦日用之中,而孔子正是这样遵礼而行的榜样。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杨氏的话说:“圣人之所谓道者,不离乎日用之间也。”圣人之所以成圣,离不开日常的修习。“故夫子之平日,一动一静,门人皆审视而详记之。”所以孔子平素的一举一动,都被弟子们认真观察、揣摩、学习并详加记录,本章正是这样点滴记录的成果。

孔子对周礼的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和他不寻常的人生经历有关。从内容上看,本章的记述应发生在孔子从鲁政期间。彼时,孔子的身份为大夫,故能下沐闾里,上拜朝堂。面对父老乡亲,孔子和蔼可亲没有任何架子,反而因为在乡党出言谨慎、温良恭顺,被人误认为他不善言谈。而孔子一旦来到宗庙祭拜或朝堂议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立刻就像换了一个人,雄辩滔滔,口若悬河,“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秉持正义,坚守原则,据理力争,不卑不亢。

(第2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