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1月17日

纸上飞花匠心传承

本报记者 李英俊 董 蕾 摄影报道

1月15日,在孟州市河阳小学的手工教室里,八九名学生在美术老师贾美玉的带领下,正在进行剪纸创作。不一会儿工夫,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就呈现出来。

剪纸艺术不仅是河阳小学“一校一品”项目,也是孟州市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贾美玉是孟州市河阳小学的美术教师,也是孟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学习剪纸艺术的她创作出很多精美的剪纸作品,并将剪纸技艺融合到日常美术教学中,引导更多学生学习剪纸艺术,感受优秀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

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我国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会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浓郁、喜庆。

贾美玉介绍,剪纸运用范围广泛,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的。剪纸更多的是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我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最基本的队伍,大部分是农村妇女,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且喜爱的自然景物,比如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在民间艺术家“神剪”杨学森的家里,上百幅剪纸作品美不胜收。《八仙过海》《远洋先使》,传说故事在他的剪刀下变得栩栩如生。“我年纪大了,剪不动了,以后就靠娃娃们灵巧的双手了。”杨学森介绍,他的这些作品都荣获过省、市相关奖项,他希望未来剪纸这项民间传统技艺能不断发扬光大。

“如今,剪纸艺术已从民间走进校园,而且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带动更多的人喜欢剪纸,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得到进一步发展。”贾美玉表示。

图① 市民往窗户上贴剪纸窗花。

图② 民间老艺术家杨学森的剪纸作品。

图③ 贾美玉(中)为学生讲解剪纸艺术。

图④ 贾美玉的蛇年生肖剪纸作品。

图⑤ 临近年关,市民在市场挑选窗花产品。

图⑥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