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2月06日

从农民到作家 牛二哥的“飞跃人生”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扫码观看

相关视频

近日,修武县西村乡大南坡村牛爷爷院子民宿主理人牛二哥创作的新书《货车司机牛二哥》正式出版发售。茅盾文学奖得主、焦作籍作家乔叶等联袂推荐这本新书。

牛二哥,原名牛保红,曾做过农民、民办教师、货车司机,拉过木材、收过粮食……丰富的人生经历锻造了他坚忍与执着的性格。跑大车之余,他坚持读书、写作,记录货运经历,完成近百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牛二哥建起了民宿,并在乡建团队的鼓励下,用笔触重新记录、整理、补充自己曾经的那段拉货生涯,用文字见证3000万货车司机的执着和坚守。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农民作家的内心世界。

村子里的“唐·吉诃德”

11月9日,在大南坡村举行的第四届“南坡秋兴”活动上,牛二哥携新书《货车司机牛二哥》登上舞台,向现场观众分享新书背后的动人故事,引起全场共鸣。

走上舞台,牛二哥像明星一样接受着鲜花与掌声;走下舞台,他又隐匿在人群中,依旧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

一名农民是如何一步步开启自己的创作之路的?“爱生活,爱读书,更爱文学。”憨厚朴实的牛二哥笑着说。

牛二哥上小学时就喜欢读书。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母亲给了他几角零花钱。他高兴坏了,穿着黄胶鞋,踏着雪窝,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6公里来到西村乡供销社。玻璃柜台里,一边是书,一边是零食,他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一本童话书。

“当时,买了书就没法买零食,我就饿着肚子回了家,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本课外书。”牛二哥说,他现在想起来还直掉眼泪。

漫漫求学路上,牛二哥经常将省下来的零花钱买成书。中学时,他在修武县图书馆借了一本《唐·吉诃德》,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外国文学,书中的骑士、牧羊人、罪犯,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令他想不到的是,多年后,他也像一名骑士一样,开着大货车,走进了充满危险与奇迹的“西部世界”。

1992年,高中毕业后,牛二哥回到大南坡村当起了民办教师,后迫于生计,改行开货车,在遍布悬崖峭壁的晋东南拉木材。淡季时,他买了辆三轮车,走街串巷收粮食,趁空他还拉水泥、搬砖。“大夏天,把一包包水泥卸到工地,背上被腐蚀得不成样子。”牛二哥回忆道。

即使生活艰辛,牛二哥并未感到苦,因为有书籍为伴。2006年,他又在焦作市区跑出租车,没有客人时就看书。由于买不起新书,他就到星期天市场以及旧货市场淘旧书,诗歌、散文、小说,他都喜欢看。

丰富的人生经历锻造了牛二哥无比坚忍的性格,让他可以乐观地面对生活。这为他之后进入新疆、西藏、青海跑大车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西部世界”感悟生命真谛

2012年,牛二哥分期付款买了辆大货车,和家人商议后,跟随十几名同乡,奔赴新疆跑大车。进入新疆某厂区,方圆百里都是无人区,大家思乡情结比较重,有的人想家想得失声痛哭,有的人开始喝酒、赌博,牛二哥却特别乐观。每天出完车,他一个人走进戈壁滩,拿出手机,想想写写。“那时候我写诗歌,可能是环境特别安静,灵感来得特别快。”牛二哥说。

不仅创作诗歌,牛二哥还将同乡车队每天发生的事写成小短文,比如突降暴雪、车辆抛锚、等待救援、突遇高原奇景球形闪电等,他将这些小短文保存在QQ空间里。没想到这些文章竟成为情感传递的纽带,他上中学的两个儿子看到后深受触动,非常努力,先后考上大学,这让牛二哥很是欣慰。

一同开货车的同乡,也成为牛二哥笔下的人物,嗜酒如命的二皮、天生多情的孟村老冯、因高反而昏厥的武陟老王等,他们微尘般的生命和遭遇,同样令人触动。最让他“意难平”的是同乡小郑。“小郑贷款买了大车却不会开,雇了名司机,属于外行去干内行的活儿。在高原上跑大车,保养尤为重要,由于不会保养,他的车经常坏在半路,出勤率达不到,就赔了。一次,十几名贷款公司的人拦住他的车,说分期还款没还上,就将车扣了,之后小郑杳无音讯,家里的房子也卖掉了。”牛二哥说,这是千千万万名货车司机的一个缩影,这就是底层人的生活。

作为大货车司机,牛二哥也有特别窘迫的时候。那年,他在青海德令哈一家碱厂跑大车。每两周结一次工钱,每次结完工钱,他都会将大部分钱打回家里,只留少许生活费。一次,他猛然发现口袋里只剩下5元钱,离结工钱还有四五天时间,向老板预支工钱,老板却说没有。“那一刻,我心情特别沉重,后来蹲在大街上哭,哭完用5元钱买了几包方便面,回到租住的小屋熬过了那几天。”牛二哥说,后来,他还为此写了首名为《流浪的牛二哥》的诗:那些年/我开着货车/像一条狗/在死去的城市中/流浪/话语如同厕纸般下贱/尊严/被狠狠抽打着耳光……

跑大车过程中,有悲伤的故事,也有温情的时刻。一次,妻子坐了四五天的火车后又改乘汽车,到青海与他相聚。拉货的半路上,他不经意间看了一眼迎面而来的汽车,发现了车中的妻子,让他特别感动。

“每一位货车司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家庭背后都有生动感人的故事。”牛二哥说。

在乡村振兴中超越自己

2019年年底,牛二哥回到大南坡村过年,发现家乡在乡村振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有了书店、乡村供销社、咖啡馆。更大的变化在于村民,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有了精气神,这让他深受触动。

之后,大南坡村的乡建团队听说牛二哥跑大车的经历后,鼓励他写作,他开始尝试将之前的小短文进行加工,对当时的记忆进行补充、完善,分享到网络上。令他想不到的是,那些想去新疆、对西部充满向往的人,看到他的文章都非常感兴趣,给了他继续创作的勇气。

“写的文章放到网上,不仅有人打赏,而且还有一些热爱写作的朋友给我留言指出不足,让我扎根乡土,写的东西一定要接地气。”牛二哥说。

值得一提的是,“南坡秋兴”活动每年会邀请不同的作家到大南坡村分享创作经历,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创作《宝水》时也曾“遛村”于大南坡,这也让牛二哥有机会接触一些名人名家,接受他们的指点。2024年,他将跑大车经历整理后,联系出版社,出版新书《货车司机牛二哥》。在这部非虚构作品中,他与一同开货车的同乡们,以小个体视角见证了大时代的变迁。

如今,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牛二哥贷款建起了民宿,当上了民宿主理人,他时常将过往的故事讲给住在民宿的客人听,客人们听得津津有味。

没有客人时,牛二哥经常在民宿院子里朗诵自己的诗,他最喜欢自己创作的那首《开着货车的男人》:我被堵在了藏北/寒冷攫取着残留的体温/蹂躏着辘辘的肠胃/但是我想/笑容才是雪山最美的花卉/乐观必定能让困难/羞愧地逃遁/虽然今天/还无比疲惫/但是到了明天啊/我们依然冲向雪山/信心百倍!

图① 牛二哥。

图② 新书《货车司机牛二哥》。

本报记者 贾 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