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29日

怀川文学评论的守望者

——读杨清喜评论集《自然的声音》有感

□ 樊瑞楠

近期一直在拜读学习杨清喜老师的作品。今年7月,在焦作小说研究会微信群里获悉我市著名文学评论家杨清喜老师出版了三部作品,分别为评论集《自然的声音》和散文集《古柳》《看街》,便索书,杨老师爽快地答应了,住在市里的大弟便给我捎来了,我如获至宝。

印象中,我市写文学评论的人并不多,我是通过《焦作日报》山阳城副刊上的文学评论记住了“杨清喜”这个名字的。我一直以为他是焦作大学或文化部门的职工,就像我省著名文学评论家何弘一样,是专职搞文学评论的。后来才听人介绍他在政府部门工作,主业是公文写作,文学评论是副业。可他的文学评论写得一点也不逊色于职业评论家。现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前河南文学院院长、著名评论家何弘称赞其“难得评论是‘清喜’”,他以这个为题给杨清喜的文学评论集《自然的声音》作序。

何弘说:“文学评论的基础是大量阅读,这种阅读与大多数人消遣性阅读大大不同,需要以文学理论和艺术感受为基础,通过反复品味、深入认识,实现对作品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并形诸文字,完成自己的表述。”原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现焦作市小说研究会会长、著名作家杨晶老师则说:“杨清喜是怀川文学评论的守望者。”

杨清喜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是刚恢复高考第三年考上的大学,可谓“天之骄子”。河南大学是百年名校,文学专业则是该校名牌专业,历史悠久,文脉深厚,培养了很多知名作家、评论家。杨清喜到大三时的选修课是文学理论专业,这给他日后从事文学评论奠定了基础。杨清喜大学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与大学所学专业不同,但他初心不改,一直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并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悉心研究,他的阅读是专业性、学者型的阅读。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与作品碰撞,在阅读中思索,在思索中求索。因此,他闪现出许许多多思想的光芒,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这部文学评论集《自然的声音》。

这部评论集成书于2020年,共收录了笔者的文学评论116篇,将近400页、近40万字。在这本厚重的评论集里,主要是对当代作品的评论。我大概给其分了三类:

一是对当代名家名作的评论。如对贾平凹、姚雪垠、余华、刘庆邦、莫言、李佩甫、邵丽、南丁、何弘、墨白、孙方友、周大新、毕飞宇、黄晓阳等人的作品评论。其中对贾平凹的评论有十余篇,开篇即是对贾平凹的评论。在《小说家的散文》中,他对贾平凹的散文“三味”,即散文的“人情味”“世情味”“风情味”进行了精妙的评述。如他写“作品的人情味,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油盐酱醋茶中,体现在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中,体现在市井百态的众生世相里,浸洇在人物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我对贾平凹早期的作品如《满月儿》《丑石》很推崇,而获“全国好书榜”的长篇小说《带灯》,因和我的长篇小说《乡镇政府》同是写乡镇基层工作的,因此引起我的关注。同时杨清喜也不薄新人及非著名作家,他还博览了发表在《人民文学》《小说月报》《芳草》等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如发表于2011年第2期的《上海文学》刊载的芦一萍的中篇小说《索狼荒原》,他就以“一缕春风拂过”为题对其作评。虽与作者素昧平生,但他不带一点功利性,可见其阅读之广、视野之阔、触角之细、笔耕之勤、学养之深、德才之厚。

二是对影视作品的评论。如对《雍正王朝》《太平天国》《闯关东》《父母爱情》《大河儿女》《老柿子树》等热剧的评论,其中政史剧评论居多,这可能与他的性别和职业有关,他是男性,又在政府部门工作,更有思想深度和观感维度。因此,对反映历史政治宏大叙事和深刻话题的作品比较感兴趣。而女性大都比较感性,对生活情感剧比较热衷,他在这方面的评论虽然比较少,但还是有一些,如对电视剧《父母爱情》的评论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部生活片与历史片兼具的大剧,就是生活中含着历史,历史中含着政治,在这部电视剧热播时我也是追剧者之一,每晚必看。该剧剧情跌宕起伏,但我看过后就像风过湖面了无痕迹,而杨清喜却不是单纯追剧,他是带着思想去看的,并以男人的视角对剧中人物个性、故事情节、思想内容三方面进行了深刻评价。他说:“这部剧作不失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一部电视剧,是色香味皆美、呈现人世社会的精神盛宴。”你看,即使看个电视剧,杨清喜也与常人不一样,能说出个子丑卯寅来,这就是文学理论家与评论家的特质。

三是对本地作家作品的评述。因都是我熟知的文友和老师,他们的作品我大都读过,倍感亲切和感动,对这部分评论我最感兴趣,有着特殊的情愫在里边。杨清喜可能和我有着同样的心情,因此,他这部分评论写得最精彩也最富感情色彩,他几乎把焦作文坛有影响的作者和作品写了个遍,像郭文杰、杨晶、王先鹏、杨家卿、韩达、董红倜、张丙辰、黄凌、王道奎、陈默等人的作品他都浓墨重彩给予了评论。他触笔最多的是杨晶和王先鹏,不但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评论,还对作者本人进行了详尽介绍与刻画。他在《情归何处——评杨晶长篇小说《危崖》中写道:“《危崖》是《危栏》的姊妹篇,两部长篇小说的内容,都是以改革开放后的官场为背景,围绕那个‘权’字,演化出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勾当。其结果是几人欢喜几人忧。”他盛赞《危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批判现实主义力作”。杨清喜对杨晶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拿钱说事》、王先鹏的《话说焦作》、韩达的《菩提树》、张丙辰的《凭栏》(散文篇、杂文篇、书画篇分别进行专题评论)、王道奎的《一代太极宗师》等都给予了独到的评论。他在专题评论博爱县作家黄凌的长篇小说《亮活》时,顺便把他的系列官场小说《统计局长》《局长滋味》《政绩》《扶正》《进退》《局势》也肯定了一把。

杨清喜还对我的长篇小说《乡镇政府》写了文评。他以“行进在乡镇的改革开放”为题,对我的这部长篇小说进行了全面评价,对我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肖像场景、心理活动等的描写给予了肯定,他说“作品的细节描写也相当成功”“作品情节里镶嵌进去的风俗、风物描写,是小说又具有了‘乡土小说’的禀赋和味道”。最后他总结:“这部长篇小说,是对怀川县怀川乡镇在改革开放时代的真实写照,又是文学层面生动而形象的反映。这种小说体式,是一种独到的创建。”杨清喜同时也指出了我的小说的不足,他说:“但由于属纪事性质,有些情节作为艺术审美的张力受拘束,被缚限。”同时,在《自然的声音》中,我还意外地发现了他给陈默的《天槐》写的书评,标题为“以‘良心’的名义——陈默长篇小说《天槐》”,我欣喜地拍照发给了远在北京的陈默。

在这本书里,杨清喜还以评论的方式给作家“画像”,他说,原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李佩甫是“真名士 自风流”,省文学院院长、著名文学评论家何弘是“文鼎中原 重任在肩”,原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何南丁是“大人不华 君子务实”。在这些文章中,杨清喜或是因事评人,或是以人评文,夹叙夹议,人文兼顾,把这些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把他们的作品评论得入木三分。如杨清喜在“豁达人生路——作家王先鹏及作品”这篇文章中写道,他们认识于作协的一次聚会上,也算作“文缘”吧,他说“先鹏作文,如同做事,都是持认真的态度,不做则已,既做则务求做好”,其在做人上一是不附和,二是达观、大度,是雅士,偶尔也会“俗”一下。杨清喜还特别地描述了王先鹏的“笑”——“生活中,常人,该笑时笑,不该笑时不笑。而先鹏,却是该笑时笑,不该笑时也笑,非常人”“在‘朝’是隐士,在‘野’是高士”。他还结合作者的作品进行了评述。

杨清喜还以“序”的形式给人作评,如王先鹏著的焦作旅游文化名片专著《话说焦作》中的序言、《苗国富文集》中的序言、邓州市文联主席闫俊玲的专著《我从台湾来》中的序言。杨清喜还为纪念《焦作文学》出刊100期、《焦作日报》《梨园春》写文,他鞭辟入里、条分缕析,每一篇评论都写得可圈可点。他在评莫言的散文集《聆听宇宙的歌唱》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以这篇评论的标题“自然的声音”作为评论集名。

杨清喜的这部评论集,林林总总,洋洋大观,通过他的评论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我对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和脉搏有了总体的把握,对名家名作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本地文坛的文朋师友和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知道了我们河南还有个“台湾村”。杨清喜的评论集给我树立起标杆和参照物,反观检视自己的作品,实在觉得不值一提,他对我作品的评论既是批评指导,又是鼓励鞭策,在此我再次表示由衷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