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08日

沁阳市人民法院

三个关键促进审批质效全面提升

本报记者 郭嘉莉

沁阳市人民法院院长崔晓白在沁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报告。

沁阳市人民法院邀请学生代表走进法院,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

核心提示

案件质量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为切实提高审判执行质效,近两年来,沁阳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以“如我在诉”意识,践行司法为民理念,聚焦关键、集中攻坚,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突出小切口、狠抓关键点,80%以上的审判执行质效指标实现提升,多项主要质效指标在全市法院处于前列;2024年2月,被评为全省法院先进集体,是获评该荣誉的7家基层法院之一。

沁阳市人民法院作为全省“脱薄争先”的基层法院代表,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崔晓白在日前来河南调研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作了工作汇报,并受到了充分肯定。

狠抓关键主体

牵住质效提升“牛鼻子”

沁阳市人民法院始终牢记“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根本属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一体融合抓实抓好政治建设、业务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该院领导班子健全,并根据每个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工作经历、性格特点等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优势,切实提高了班子战斗力。同时,大刀阔斧地对中层干部进行调整,大胆启用想干事、能干事的青年干警,让10余名素质高、敢担当的“80后”“90后”业务骨干扛大旗、挑大梁。通过干部调整、强化管理和教育引导,该院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风气蔚然形成,班子建设、队伍素能、审判质效、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狠抓关键支撑

深挖质效提升“动力源”

该院锚定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服判息诉、案结事了,对每一起案件都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穷尽措施做服判息诉工作。

针对民事行政案件,实行“四个梯次”工作机制,追求案结事了,当场履行;若不能当场履行,积极督促分期履行;如果双方分歧过大难以调解,做好判前释法工作,当判则判,力求服判不上诉;如果当事人坚持上诉,做好判后答疑工作,争取当事人理解。对于承办法官调解不成拟判决的案件,由主管院领导在阅核判决书时结合判决意见,进一步发掘调解切入点,指导承办法官重拟调解方案,最大限度争取调解可能。

针对刑事案件,做到类案裁判标准化、量刑规范化,切实强化判前释法和判后答疑的针对性。对事实部分有异议的,通过分析证据进行答疑解惑;对法律适用有异议的,针对具体法律条款、法律适用原则、立法精神予以综合讲解;对量刑有异议的,向被告人公开规范化量刑过程,提供参考案例,展示量刑计算表,逐项讲解表中每项内容的确定标准和形成过程,使被告人充分了解对其所判处刑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审理一起非法集资案时,合议庭召开48次庭前会议,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全面梳理争议焦点、精准释法明理,最终8名被告人全部认罪认罚,庭审仅用2个小时即审结,不仅高质、高效办理了案件,还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狠抓关键机制

凝聚质效提升“向心力”

沁阳市人民法院常态化开展“豫剑执行”专项行动。

该院紧盯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相关制度20项,用制度管人、靠制度控权、按制度办事;认真落实院庭长“阅核制”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对案件的业务指导和质量把关,用好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等平台,推动司法能力不断提升。

该院坚持每周一各业务口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剖析发改案件,研讨疑难案件;每周四下班后组织“沁法夜课堂”,院领导带头学习最新法律法规,交流审判经验、调解技巧、裁判心得等,相互学习借鉴;持续开展办案之星、调解之星、效率之星评选,全面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积极创新举措、建立工作机制、打造过硬队伍,着力推动实质化解纠纷,使沁阳市人民法院审判质效有了大幅提升。崔晓白表示,下一步,该院将抓牢提质增效主线,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坚持把提升案件质效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关键、抓核心、抓质量,多措并举推进审判执行质效再获新发展、再创新高度、再上新台阶。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郭嘉莉摄)

沁阳市人民法院干警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

 

热烈祝贺第25个中国记者节

祝全市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