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01日
李钟玄:从太行山到北京城
□吉怀儒 吉鸿宇
①
②
图① 李钟玄。
图② 1945年8月,攻克博爱县城后,太行八分区2团3营营长李钟玄(右)与教导员田耕合影留念。
(图片由作者提供)
他在抗战时参加了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即“唐支队”),转战怀川各战场,由战士成长为团长;他在渡江战役中,脸部负伤,缠好绷带后继续带领突击队,将红旗插到长江对岸,引领大部队过江;在朝鲜战场,他临危受命,由15军44师副师长调任60军180师代师长,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他,就是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李钟玄。
李钟玄(1918年至2015年)济源五龙口河头村人。自幼读私塾,1932年考入济源师范。当时,济源早期共产党人正在北山区组织暴动,师范学校是暴动的发源地,该校教员有的是共产党员,有的是进步青年。在老师和进步同学们的影响下,李钟玄有机会接触到进步人士,因此读了许多进步文学书刊。
抗日战争转战怀川
1935年冬,李钟玄师范毕业后到济源涧北小学任教员。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激起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抗日救国成为他唯一的心愿,他曾向校领导提出参军未被允许。1937年10月,李钟玄不辞而别,到洛阳参加国民党军第166师补充团,时间愈久,他对国民党军队腐败无能的认识也愈深。
1938年10月,李钟玄在八路军深入敌后英勇抗战的影响下,脱离国民党军队,随同学参加了“唐支队”。经过短期培训,李钟玄被分配到独立中队当中队长,之后又到2大队当中队长。参加八路军后,李钟玄对共产党、八路军军民一致、官兵平等和英勇善战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他认识到,只有共产党、八路军,才能打败日寇,挽救中国。1939年2月,部队整编,李钟玄任排长,由于政治坚定、工作积极,当年4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任连指导员。
1939年冬,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在山西搞“十二月”政变。“唐支队”自太岳区向北转移,1940年2月,改编为八路军新1旅第2团(即老二团),李钟玄任炮兵连指导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1941年、1942年的三次大规模反扫荡斗争。此间,炮兵连党支部连年被团党委评为模范党支部。
1943年4月,第2团缩编为5个连队,李钟玄任4连指导员(后任连长)。在开辟太行八分区的艰苦岁月里,军队转战于山西高平、陵川、晋城和河南焦作地区,先后三次负伤。1943年8月,李钟玄参加了林南战役。1944年4月,他参加围攻陵川城。1945年,第2团扩大为乙种团,李钟玄任3营营长,参加道清战役,痛击日寇尤角光大队。当年4月和6月他分别参加了陵川战役和安阳战役,8月参加反攻作战,先后收复博爱、焦作、修武、武陟、沁阳。在攻克博爱的战斗中,在团长陶国清指挥下,李钟玄率领第3营包围歼灭日寇千岛中队。1945年9月8日,在攻克焦作的战斗中,李钟玄率1营完成了登城突破任务,并参加了围歼伪兴亚巡抚军司令部的战斗,擒获司令李仙洲。
解放战争驰骋江南
1946年1月,太行八分区第2团改编为太行四分区第43团,李钟玄任副团长。1月12日,参加修武战斗,率部攻入大纸坊。7月28日,在参加孟县黄河渡口战斗中,头部负重伤,他坐着担架指挥突击营歼敌2个连,攻克白坡镇。1946年10月,又参加保卫焦作及大油村、武陟、樊庄等战斗。在团长负伤住院期间,他指挥部队参加沁阳景明战斗,配合兄弟部队歼敌第38师529团大部。
1947年2月,第43团编入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首战赵家厂,攻克石砦,歼敌一个加强营。2月7日,李钟玄参加鹤壁战斗,阻击安阳援敌,击溃敌第40师106旅。3月至5月,李钟玄参加豫北反攻作战,先后参加新乡外围战斗,攻克东堡、汲县车站;参加歼灭鹤壁撤退之敌1个团,歼灭第2快速纵队。战后,军区授予第43团“战功卓著”奖旗,并通令嘉奖。7月4日,李钟玄参加第二次解放博爱战斗,太行军区为第43团记集体功。李钟玄每战都带领突击队冲锋陷阵,1947年8月,李钟玄出席该旅第一届群英会,获授“人民功臣”奖章。
1947年8月15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成立。第43团改编为9纵26旅76团,李钟玄任团长,加入陈谢大军,南渡黄河,转战豫西。9月10日,他参加横(水)新(安)公路伏击战,歼敌一个团;30日,参加汝阳关帝庙战斗;10月2日,参加临汝北唐仲战斗;11月7日,攻击临汝夏店;25日,攻克汝阳上店;12月14日,参加破击平汉线;25日,参加强攻祝王砦,消灭新3师。1948年4月5日,李钟玄参加第二次解放洛阳战役,歼敌第371团及洛阳宜阳保安团;5月参加登(封)密(县)战役,歼敌第127旅2个团;6月20日,参加开封战役,阻击郑州之敌东援;7月1日参加睢杞战役,阻击开封之敌,尾击敌整编第5师200旅,歼其一个营;10月22日,参加解放郑州战役,李钟玄率领第76团协同兄弟部队全歼郑州逃跑之敌万余名。
接着,李钟玄又参加了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12日进抵褚庄、夹沟,切断津浦路;15日配合3纵攻克宿县城;19日参加任桥阻击战,阻击李延年兵团北援徐州。11月至12月,李钟玄又参加围攻黄维第十二兵团战役,粉碎了黄维兵团突围企图。12月7日参加强攻张围子,经过激烈战斗,全歼敌一个加强团。12月15日参加会攻双堆集,攻入黄维兵团司令部。战后,上级为76团记集体功。
1949年2月28日,中原野战军第9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第76团改编为第15军44师130团。千里进军,越过大别山,参加渡江作战。李钟玄率领全团誓师请缨,担负第一梯队突击任务,于4月21日,在军长秦基伟、师长向守志指挥下,率领第130团和131团1个营、大小船只100余只,不顾敌人炮火的密集拦阻,勇往直前,扑向南岸。渡江中,他面部负伤,缠好绷带后带领部队顽强登岸,消灭沿江守敌,将红旗插到香山和黄山上,引导军、师主力源源渡江,转入千里追击。李钟玄率领部队,越过浙赣线,跨越武夷山,直抵福建建阳、建瓯,屡战屡捷。陈赓兵团授予第130团“渡江杀敌第一功”奖旗。
抗美援朝屡捷屡战
朝鲜战争爆发后,1951年2月,李钟玄任志愿军第15军44师副师长,到任第二天即先遣入朝,参加第五次战役。在军、师首长指挥下,他率领一线部队于第一阶段,突破美第3师涟川防线,越过三八线抵达汉江边。第二阶段,他负责执行穿插任务,于当年5月16日渡过昭阳江,率领第130团突破加里山西侧美军第2师防御阵地,直捣大水洞美军第2师38团指挥所;第131团则攻占士宝峙,132团直插也是岱里,切断洪川公路。至21日,连续作战5昼夜后,击溃第44师,歼美2师38团大部,其中毙伤美军1700余名、俘美军240余名。
1951年10月,李钟玄由15军44师副师长调任第60军180师任代师长(后任师长)。该师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次战役的第二阶段撤退时被敌包围,遭受严重损失。此时,该师刚由新的部队和部分骨干组建起来。为了使之能够胜任朝鲜战场的作战任务,在敌机频繁空袭下,李钟玄进行了紧张战地练兵,他分派各级指挥员到前沿阵地实习,然后重返前线担负防御任务,由小到大参加反击作战,终于把180师训练出来。
特别是在参加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中,李钟玄率领180师攻克方形山敌一个加强营的阵地,8天时间击退敌军50余次反扑,击伤俘敌2000余名。6月14日,一举攻克949与870高地,歼灭南朝鲜伪5师2000余人,把我军阵地前推30平方公里。7月14日,180师参加金城反击战,乘胜越过金城川,攻占黑云吐岭、门岩山,插入敌人纵深10多公里。180师自重返前线至朝鲜停战,共歼敌1.3万余名,成为一支坚强的作战部队。
“东风五号”剑指蓝天
1957年夏,李钟玄到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年底毕业。1962年,东南沿海备战,他调任南京军区舟嵊要塞区参谋长。1964年3月,李钟玄任国防部派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武官。1968年1月,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武官。
1970年1月,李钟玄任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军管会主任。1970年,受周总理嘱托,他担任“东风五号”首飞试验工作队队长,和专家技术人员一起,克服各种困难,使我国洲际导弹飞行试验一举成功。1975年5月,李钟玄任总参谋部情报部副部长。他多次深入某侦察卫星研究所调查研究,认真倾听专家意见,把该所迁回北京,扩充了编制,对我国侦察卫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77年9月,李钟玄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1980年兼北京卫戍区政委;1983年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并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卫戍区工作期间,他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为保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各总部的安全,维护首都社会秩序,作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