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01日

朝鲜战场

打敌机

□ 郑乃谦

修武县西村乡大南坡村,新中国成立时期大约有村民300人。有人作过粗略的统计,从抗日战争至抗美援朝战争,该村有50多人参军,近20人从事地方革命工作,其中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委员赵明、赵同孝,志愿军营长赵遵来等。大南坡,不愧为南太行的红色堡垒村。

6年前的2018年,笔者再次走进这个光荣的山村,去聆听志愿军功臣赵遵乐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收集那些感人的英雄事迹。老人家端详着自己当年的戎装照片,思绪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1932年,赵遵乐出生在大南坡村,爹娘给他取的乳名叫留山。弟兄五个中,他排行老四,弟弟少亡。因为家里很穷,小时候没有机会念书,平时放牛、拾柴火,帮大人干点轻活儿。

10岁那一年,成群的蝗虫让庄稼大幅减产,土匪还经常前来抢粮,在家里待着活不下去,赵遵乐只好逃荒到山西,在那里给一户人家放牛、放羊换点吃食。

1943年秋天,老二团六连下山后,修武县恢复了党政军机构,最初的办公地址就在该县金岭坡一带。县政府有个交通局专门负责传递情报,赵遵乐的哥哥们不断到山西陵川的根据地,去给八路军送信。傍晚吃了饭,怀里揣个粗粮馍,拿根棍子就上山了。送信时都是两个哥哥一块去。万万想不到的是,三个哥哥外出后都没有返回,也都没有一点音信。兵荒马乱的日子,没有办法打听。

这一年,一个人贩子把赵遵乐从辉县程村拐走,从新乡坐上火车,到江苏徐州后将其卖给一户膝下无子的人家当儿子,干的活主要是放牛。没有了亲人,又远在外乡,赵遵乐非常想念老家。喂牛时,赵遵乐背地里藏一点黑豆,攒多了偷偷卖掉,就这样攒了一些路费。

1948年夏季,赵遵乐偷偷逃走后乘火车来到郑州。下车后不知道回家的路,他就朝有大山的方向走。走到武陟县时赵遵乐遇到国民党军盘查,得知他是从徐州过来的,硬说是共党的间谍,把他关进武陟监狱,后来又转到修武监狱关押。从监狱出来后,赵遵乐在武陟县城碰到了一个在保安团混饭吃的姨兄。姨兄说,家里没有人了,你就留在县保安团混口饭吃算了。就这样,为了糊口活命,赵遵乐干了三个月保安团。

当年10月,修武县城解放,地方党组织号召青年参军入伍,赵遵乐就报名参加了解放军,然后到滑县集训,这让他对人民解放军有了全新的认识。集训结束后,赵遵乐编入解放军14纵队122团7连,随后参加解放新乡的战斗。在新乡城西,班长、排长、连长都牺牲了。

1949年,赵遵乐在解放军70军626团7连当战士,后来被调往北京永乐驻防。新中国成立后,上级派他到沈阳炮校去学习。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赵遵乐学习很用功。因为成绩优秀,当年1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是70军的王安如、郑加离。炮校学习期满后,赵遵乐在高炮暂2团3营部当电话员,后来随军调往上海驻防。

朝鲜战争爆发后,高炮团奉命调往东北,从上海坐火车5天后到安东下车,任务是保护鸭绿江大桥和安东机场修建工程。10月,部队入朝作战,先后参加了清川江、大宁江大桥保卫战,赵遵乐是团部电话员,随部队在阳德、安州、捷川参加过战斗。当时,如果夜里发现敌机,就会打开探照灯,指引高炮向敌机开火。美国佬欺负我军的高炮射程有限,毫无畏惧地从阵地高空飞过。为了打下敌机,我军就把高炮转移到高山上。高炮搬家,那可不是轻巧事,战友们不怕吃苦受罪,克服许多困难。狡猾的美国飞行员总是设法躲开我军高炮阵地,我们就利用游击战术狠揍敌机。看到一架又一架美军飞机拖着黑烟栽下来,知道没有白白吃苦受罪。当时这个炮兵师只有40多门高炮,为了让这些炮发挥威力,许多战友是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后勤,有的负责修路,还有的负责勘察。勘察就是到现场,查验敌机被击落后坠毁的情况。

高炮部队不象步兵那样在火线上冲锋陷阵,可处处都有危险,不光头顶有敌机,还有敌人暗藏的狙击手,赵遵乐有几位战友在转移途中就倒在了敌人的冷枪下。

1952年4月,赵遵乐当了通信班副班长。当时,电话线是指挥部的神经,一分一秒都断不得,如果断了线就会误了战机,后果严重。这年7月,敌机对我们的运输线和高炮阵地轮番轰炸,电话线多次被炸断。在轰炸中,赵遵乐多次冒死接通被炸断的电话线,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高炮612团政治处给他记了三等功。

1954年,在612团指挥连,赵遵乐被提升为班长。这年7月,部队从朝鲜归国。国庆大阅兵时,在天安门广场,612团接受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检阅。这件事让赵遵乐和战友们高兴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阅兵结束后,部队被调往浙江海门驻防,保卫机场。在参加过解放一江山岛和大陈岛战斗后,赵遵乐又调往福建泉州驻防。1955年3月,党和政府号召加强国家经济建设,为了支援家乡,赵遵乐经部队批准复员后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

赵遵乐曾说:“毛主席讲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美国佬就是纸老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就是很好的证明。战争时期,军人立功是很光荣的事情。在首都北京,接受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检阅,是我这辈子最光荣、最难忘的事情!”

大南坡村赴朝作战的总共有十几个人,大多数都回来了,但有的也牺牲了,比如赵遵来,他是志愿军15军的营长,牺牲在朝鲜战场。战争年代,赵遵乐没有想到自己能活80多岁。他说,党和政府给了很多福利,心里很知足。

闲的时候,赵遵乐最想念的就是三个哥哥。他们都是前往陵川根据地送信后没了音信,不知是半路上被害了,还是参军牺牲了。假如他们健在的话,一定不会忘了老家的,起码会给家里捎个信。

如今,老功臣赵遵乐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英雄事迹还在传颂,大南坡英烈的精神还在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