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0月25日
我的退休生活
□ 秦世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58岁离岗,两年后退休,转眼近20年。老,无疑是年龄的增长;不老,是心态还年轻。
退休后的10年间,我先后被国企、民企返聘,在铁路、公路工地干老本行。万达高速公路、渝利高速公路、石长铁路等工程的工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和汗水。尤其是在渝利高速公路的项家坝隧道,我让施工单位避免了一次险情。
当时,除了党务工作外,我还负责安全工作。一天半夜,我进入隧道掌子面,发现拱部往下掉碎石。凭借多年的经验,我预料有塌方的危险,便当机立断,让工人、机械停止施工,撤到安全地带。仅一支烟工夫,隧道拱部塌方,工人和机械安然无恙。“不是你及时采取措施,就出大事了。现在想想还后怕。”一位工人夸我决策果断,避免了一起事故。
68岁后,我不再去工地干工程,被聘为民事调解员。几年里,我参与调解百余起民事纠纷。这里,我要特地讲一下“两香”。一位叫李玉香,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民事调解室,成功调解了许多民事纠纷,是法院系统的英模。再说张冬香,她今年63岁,退休后创办了嘉乐园老年大学,成立了张冬香好妈妈党支部,带领2000余名退休人员积极开展各项志愿者活动,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10多项。我向她俩学习,退休不褪色。
我在部队曾当过指导员、营教导员、团协理员,兵改工后在企业担任宣传部长。退休后,我成为焦作市作家协会、河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还是焦作日报老年记者。我爱好写作,也积极到社区参加宣讲活动。
近些年,我笔耕不辍,自费出版了几部散文集,还往多家媒体投稿,被企业评为先进宣传员、优秀共产党员等。有时,我也会帮老伴种菜、种粮,陶冶情操。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我决心以新精神、新姿态,一路奋斗一路歌,为子女们做榜样,以扬好家风。
